热度降得蹊跷,登顶后几小时之内就掉出了热搜榜,背后若是有人推动,付莘想都不要想就知道是谁的手笔。
不过,陈斛最近忙得连邀功的时间都没有,她也提不起兴趣问他。
她只是没料到,大数据竟然无孔不入到了这种程度。
新生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周课上,付莘尚未自我介绍就有学生将她认了出来。
不是,说好的互联网没有记忆呢!
她硬着头皮点了点头,想快速将这一话题揭过去,可这届新生简直全员E人。
这么大的教室,一百来号人叽叽喳喳,活跃得让她招架不了。
她敲了敲黑板控场:“同学们,我们先上课,与课堂无关的部分,欢迎课后找我再聊。”
教室瞬间安静了下来。
看来还是蛮乖的嘛。
付莘露出一个满意的笑:“接下来我可以做自我介绍了吗?”
这反倒让他们有点不好意思了,大家配合道:“可以。”
“你们好,我叫付莘。”付莘点开幻灯片,首页就是她提前准备好的个人信息,“上面是我的联系方式,需要的同学可以拍一下。我今年六月份博士毕业后来到峰大任教……”
一位男生插嘴:“这个我们都知道。”
付莘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第一排有个女生扭头就怼:“谁跟你是我们,别带上我。”
各处也传出微弱的附和:“还有我。”
闹了个尴尬,男生马上做出拉链封口的手势。
付莘乐了,她好整以暇地环视一圈教室。
“挺好,我来之前还担心你们是埋头苦读那类型学生,一学期下来,头都抬不了几次,光埋头搞自己的‘事业’,甚至结课了才发现自己走错教室。”听着台下的笑声,付莘提麦走下讲台,跟他们拉近距离,“有些人目标保研,有些人被调剂到生物系,大一就着手准备转专业,我也不是迂腐的老师,能理解大家的难处,所以我的通识课要求不会很高。不点名但记旷课,知道什么意思吗?”
“什么意思?”
有人接梗的感觉真好,付莘朝那位学生竖了个拇指:“上课时我会抽人回答问题,不过你们放心,答不出来我不勉强,回头交我一份当堂课的内容总结就行。如果抽到的那个人正巧不在,没有请假记录的话,我就要记旷课了。”
太年轻了,估计一个个还没搞清楚状况。
阶梯教室的旷课率最高了,半个学期结束,这教室人不少一半,付莘把名字倒着写。
付莘好心提醒:“在这里有一个通关小技巧,你们可以寄希望于我记不住你们的脸,室友可以选择救或者不救,我看心情选择要不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同学问:“你要是忘了提问怎么办?”
付莘笑得相当具有亲和力,话语幽默感十足:“那恭喜你们,这节课是平安夜。”
氛围算是调动起来了,付莘看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把目光从电子屏幕上转移到了她的身上。
孺子可教也。
她正要调下一页ppt时,忽然抬头问道:“我再次提醒一下,我们这堂课叫自然科学通识,没有走错教室的同学吧?”
就这样,在大家的笑声中,付莘慢慢找回了干劲:“ok,那我们上课。”
课程内容很基础,也简单,要讲得有意思就比较困难了。
大学教学没有固定模式的课程,自由度很高,想随便混混的话,念ppt就好了,反正也没人听。
但是付莘不这么觉得,她本科时期遇上过这种不负责的老师。
职称虽然升到了教授,却只管手头上的实验,对教学丧失热情。
相对的,学生也受到影响。
自学是一种途径,但往往不如老师醍醐灌顶的一句话来得高效,而且会少走很多歪路。
决定进高校任职,付莘就没打算敷衍授课。她的课件都是认真准备过的,尤其在ppt上花了很多心思,配图有她自己的培养基,也有问老同学征集的。
教材权威归权威,但过时也是真的过时了。
她不觉得大家一定要在课本上学会什么,最重要的是学会感知和体会。
通识课是用来辅助实践、尽可能丰富地了解世界的,付莘希望他们能最大限度地摸索和寻找到自己热爱的学科,而不是一味地去咀嚼晦涩的文字。
注视着这些新生求知的眼神,一个多小时下来,付莘也不觉得口干舌燥,反而成就感满满。
下课铃声响,付莘刚好说完结束语。
“你们有问题给我发邮箱就行哈。”留下这句话,她利落地关闭多媒体,迅速闪人。
一屋子新生震惊得面面相觑。
别说了,他们也是第一次见下课比学生还积极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