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逑(77)

作者:东君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第35章 花钗

=====================

新旧两朝的战争自正统二年孟夏伊始,持续了三载春秋,近千个日日夜夜,大宣半壁江山陷入龙争鱼骇,生灵涂炭,盖不侔矣。

于战乱的百姓而言,这样的日子自然是煎熬难捱,度日如年;于扶持先帝发家的新贵而言,却只恨岁月太匆匆,王朝更迭在即,一切富贵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

倘要论萧偃这位主战人是何感受,世人思及他高居庙堂之巅的终局,穿戴衮冕受四海朝拜的场面,大多会感慨胜者的光耀,而后深感畏服。

至于萧偃本尊,他的切身感受是乏味。

权势固然迷人眼,堪称世间最极品的春/药,他却并没有需要助.兴的对象,或人或物。

他从重重炼狱挣出一条血路,剥.肤剔骨,浴火涅槃。

这一路,腥血与杀戮,猜忌与背叛伴行,他历经千般苦难,铸就万般罪孽,行到终处,忽觉得索然。

登极当夜,他阒然忆起一场旧梦,梦里是藤萝色的衫子,如缎的乌发,还有满室清淡的辛夷花香。

他看不清梦中人的眉目。

即便如此,即便只是朦胧的一段照影,遥远模糊,都令他欢/愉到瞳仁挛缩,连带遍身的骨血都生出炙热的欲.念。

故尔翌日晨起,当那碗黝黑的汤药如常被奉上案桌,他淡淡乜一眼黝黑的药汁,毫不犹豫的吩咐宫人将它倒掉。

他服这付药方半年余,头疾得缓,心性也越发平和,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

他原不打算停药,对于一个治国的君主来说,心如止水总好过暴戾无常,可昨夜所梦,霎时间颠覆他的取舍。

即刻就有医官前来询问,他战战兢兢道:“陛下,禾医官云游前曾对下官再三嘱咐,这药关乎陛下的头疾,一旦停用,多日积压的痛症顷刻迸发,必然是头痛欲裂。”

萧偃听完,不怒反笑,“除却痛症,还有旁的麽?”

医官犹疑道:“据禾医官所言,应当与陛下深埋的心结有干系……”

萧偃未置一词,挥手命他退下,心内片片波涛骇浪,拍击得他浑噩的躯壳渐次复苏。

在他毅然停药的第三日、第四日、第五日,他头疼愈重,记忆中空白的缺角伴随疼痛,也被逐次填平。

彻底记起宋迢迢的那天,恰值元日,他早早从宫宴脱身,甚至没有亲临应天门,与臣民共赏他御极第一年的烟火。

烟花炸响的瞬间,所有的回忆如同拥挤的浪潮,纷至沓来,与之共存的彻骨剧痛,他恍若未觉。

他拂开珠帘,踉踉跄跄的扶墙前行,从角落紧锁的箱箧中翻出诸类事物。

盛满花瓣的承露囊,刻字的燕尾玉簪,往来书信无数……

最后的最后,他寻到那片小巧的桃木符,时过境迁,木符几近褪色,唯有角落“福庆初新,寿禄延长”八个小字清晰可见。

他将木符纳入怀间,一再擦拭、摩挲,接连绽放的绚烂烟花照彻昏暗的大殿,照彻他双颊的热泪,病态的笑靥。

他在少女落笔于信纸间的署名,印下轻轻一吻,唇瓣张合,语气充斥着扭曲的愉悦:“新岁共欢,月娘。”

“我、回、来、啦。”

元日甫过,他将一干亲信召入紫宸殿,宫人们观他面色和煦,是难得一见的笑颜,原以为他要同肱股大臣论功行赏,年关岁宴素来是加官进爵的绝佳契机。

谁曾想不过一二刻,外间侍候的宫人就听到殿内的摔杯砸碗声,大殿内外立时胆寒,屏息敛声连片下跪。

年方弱冠的君王身穿常服,高坐金銮之上,象牙色的鹤氅宛若杳霭流玉,愈发衬出他的矜贵无双。

但见他以手支额,似笑非笑道:“朕从正统四年初开始服药,一则是为头疾不假,二则,彼时朕猝然得知皇后失忆之事,几度失控,欲要奔往晋阳,间接致使战败……”

“众卿多番商议,献出让朕服用忘忧药物的计策,大局未定,朕决意暂时采纳。”

“殊不知。”他慢条斯理把玩手中的玉如意,语气不疾不徐:“众卿对暂时二字充耳不闻,决意装聋作哑,朕一日不提及,就一日不让朕与皇后相得?”(1)

昔日帐中的谋士韩郢,年过半百,性子最是刚直。

听到最末一句,他再不能忍,径直俯首,哀戚高声道:“陛下明鉴!尔今朝堂初定,实乃革故鼎新的关键节点,您身处天下民心所向,当以治国为要,切不可懈怠呀陛下!”

“更何况,立后一事,当结合时局多方考量,怎可任意妄为!您所谓的皇后,未受宝册,台省更不曾拟写制告,名不正言不顺,谈何相得?”

他思及往昔祸事,不禁冷笑道:“依臣所见,陛下口中那名宋氏女,致使陛下屡次失智,狐媚惑主,不啻于妲己妺喜之流……”

上一篇:盐祸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