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逑(115)

作者:东君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只是她饮泣太久,泪水壅沮她的唇齿、她的双目。

上首的郎君俯首,玉白的手虚虚搭在膝上,显而易见不耐的姿态。

他如缎的墨发是伸展的枝丫,笔直穿透她的胸腔,她含着一腔血腥气,仍要攀附他的肩背,昂起脖颈与他交吻。

恍然间,她感到天地倒转。

目之所及是一片大红,她浑浑噩噩,觉得古怪,晋州刺史府多用丁香、赭色,何来这样鲜研的红色?

她的双手被发带牢牢覆在头顶,萧偃的长发因为失去束缚,全数铺散在她的双肩、胸前,寒凉沁骨。

锦褥柔软的包裹着她,她足间的金链晃荡不停,时而急促,时而缓慢。

有人锁着她的腰肢,在她耳边喘/息,一声一声唤她孚乚名,在她耳后啮咬,一路向下。

……

唤到末尾,宋迢迢浑身发颤,眼前、脑中一阵空茫。

屋外天光透进帐内,她模糊辨出,眼前的大红悉数褪去,变作刺史府的丁香色帐幔。

她曾数次挥动手中的钗子,使之化作利刃。

可叹这一次,她已经无力挥出。

*

萧偃更衣离去之前,将她踝间的金链垫上漳绒,扣好锁孔,理理帔子,欲去吻她眉睫,她阖着眸,不经意撇过头,恰恰避开他的亲昵。

他笑笑,将吻落在她发顶,嗓音温絮,“好娇娇,你携身的药我先收着,你秉性柔弱,不好吃这些虎狼之药的。”

“待你诞下孩儿,若要避忌,只消我去吃药。”

帐幔合拢,帝王被人簇拥着走远,宋迢迢睁开眼眸,木木望着承尘,颊边一片湿冷。

午时将过,萧偃从折冲府中议事归来,孙得全正从内间向外赶,约摸是要寻人。

萧偃遂唤住他。

孙得全抱着拂尘,急急迎上来,面有难色,“禀陛下,奴婢原要去寻您……夫人今晨用过小碗藕井粥,饮过几口茉莉宝珠,午时又吐出来,人恹恹的,总不肯讲话,如何是好……”

--------------------

*怀揣.唐朝常用的衣裳上的一种口袋,大约在腰间。(没记错的话)感谢在2024-01-30 22:44:07~2024-02-03 03:44: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鲁半仙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小字

=====================

连着几日好晴光,刺史府后/庭的木芙蓉被烫得打蔫。庭内画堂前,接连等候一个晌午的医者们纷纷蔫了阵势。

他们多是晋州医署中医术佼佼的医师,抑或是民间大有名望的坐堂郎中,这番被刺史府的名帖聘来看诊,据言还是为一位了不得的遮奢人物效力,无不趋之若鹜。

待得入府,众人发觉驾临之人与大内关联紧密,身边竟有医令、奉御这样超群轶类的里手陪侍,更是忧喜交集。

忧的是怕自身力有不逮;喜的是他们身为业内翘楚,大都心有野望,倘若此举事成,离登高不过一步之遥。

众人鱼贯入内,才知是为一小娘子诊病,小娘子年方二九,容色惊人,然而下颌尖尖,唇瓣、胞睑发白,昏默不语,脉象细且无力。

详问症候,心中已咂摸出七七八八,无非是多思多虑,兼之心胆气怯生出的怫郁之症。

用些归脾汤、酸枣仁汤,效用都是顶好的,遂要开方。

侍奉的内官突提起一项兼证,道小娘子吃过膳食,原先无事,午间无故呕吐数次,忧心日后再发作,问及呕吐的诱因,俱是摸不着头脑。

一时无法,还要摸脉,小娘子的手轻轻一挪,衣袖滑动露出内臂,压霜塞雪的肌理,其间红痕密布,直似揉在雪地里的殷红梅瓣。

众人莫不骇异,心知当中内情隐秘,不好声张。

适时一披着鹤氅的郎君阔步行来,秋光镀在他周身,端的是龙章凤姿脱俗尘,风流栈尽应见画。*

内官齐齐向他见礼,女郎却不动,垂着眉目怯怯缩缩,全然不愿让人近身的情态。在场诸人行医多年,各类病证参错重出不知见过凡几,立时觉出古怪。

观这郎君的气度排场,必是贵不可言,于是面面相觑,谁都说不出个好歹来。

萧偃落座在宋迢迢身畔,身子微倾,挡住外人大半视线,随意点一个医者上前问话。

那医者穿着布罩衫,身形敦实,唇边两撇胡须一颤一颤,颤得半天说不出一句囫囵话。

萧偃听完孙得全禀话,本就心绪不宁,当下就要发作起来。

身边女郎兀地抬手,柔柔覆上他的手背,他不禁顿住,一颗心慢慢落回实处,情绪平稳几分。

女郎的手掌软滑细腻,偏偏凉的沁骨,玉石一般。

他眉峰蹙起来,让堂中老成持重的医者来分说,说得大概,仍有几处含糊不清。

上一篇:盐祸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