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霸总有点田(15)

作者:西一零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林青苗完全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接受了这个解释。

她怎么都不会想到,就是这块LED大屏,给她惹来了一场牢狱之灾。

第7章 轰动业内

小白条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互联网公司,办公区域的装修十分简洁而活泼,天花板都没有吊顶,各种管道裸露在外,就刷了一层深灰色的漆。

四周的白墙上,贴着各种激励人心的标语,还有各种业务竞赛的表格。宽敞的办公空间内摆满了电脑,按部门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比如客服中心的办公位上除了电脑就都配备了耳机和座机,技术部门的工位则多半不止一台电脑。

带着林青苗参观了一圈办公空间之后,小白条CRO就将林青苗带进了一个小会议室接受提问。

林青苗对这个CRO的印象非常好,这一看就是对自己专业十分了解也很自信的技术型人才,回答问题爽快直接,一点不拖泥带水。

很快林青苗就得到了写独家稿最需要的数据:

小白条成立半年,产品正式上线才刚满三个月。产品分为两种,一种借款周期14天,金额在1000元以下,收取砍头息,即在下款的时候直接扣除利息150元,客户只能拿到850元。但等14天期满还款时,需要足额还1000元。一旦逾期,就会产生贷款利率两倍的罚息。

第二种产品的借款周期为一个月,金额可达3000元,只对按时还款的老客户开放,可以理解为第一种产品的升级版。当然,砍头息也就变成了300元。

砍头息本质上就是一种利息前置的行为,使得小白条可以利用同样的资金服务更多的借款人。

听到这里,林青苗金融记者的敏感度立马就上来了:“14天利息百分之一点五,那年化不得了啊。”

CRO没有否认林青苗的话:“短期小额的现金贷,其实用年息来算也不是太公平。我们面对的客户群体都是大学生或者刚毕业的白领,手头紧的时候不愿意跟爸妈同事开口借钱,填个身份证就能拿到钱的事,对这点利息不敏感。”

林青苗马上看出了小白条的盈利模式,目标客户正是这些对利息不敏感的金融小白。其实只要稍微做一下计算题,就能明白14天1.5%的利息,意味着年化利率高达360%,即1000块钱借一年,到期要还3600元。如果看到了这个数据,还会有这么多人借这个钱吗?

林青苗对此提出了合规性质疑。

CRO笑了笑,开始用官方语言回复:“肯定会向合规化靠拢,等客户多了利息就会逐步下降。现在我们的获客成本要50-80元。但好在我们复借率不错,能达到70%以上。”

复借率能不高吗,林青苗在心里暗暗吐槽,1000块钱都要借的,14天后还不出来很正常啊。肯定要想办法另外借钱还上然后再续借。

不管林青苗心底怎么想,整个采访还是在一种轻松愉快友好和谐的氛围下完成了。此前林青苗没有接触过现金贷,但是小白条上线不到3个月,客户就超过百万,放款规模更是超过了5亿,充分说明了这个产品极大的市场需求,值得关ᴶˢᴳ注。

受益于理想的采访对象,林青苗的稿件写得异常顺利。她以小白条巨大的LED屏幕开场,描述了小白条的业务模式和获客成本、砍头息、复借率等情况,并点评了一下整个现金贷市场的广阔前途。

谢全安对这篇稿件非常满意,表扬林青苗堪称“独家”和“行业首发。”

不愧为业内第一金融新媒体的执掌人,谢全安的判断十分正确。这篇现金贷的稿件一经发出,很快引起了整个消费金融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瞩目。稿件点击率不到半天突破十万加,数十家新媒体及传统网媒来要转载授权,可以说凭这个稿件,新流再一次宣告了自己业内第一的地位。

这火热的景象倒让谢全安也始料未及。他紧急召开了互联网金融报道组的会议,宣布要将这个组单独分拆出来,聚焦“现金贷”报道。

“业内非常关注现金贷,青苗这个稿子出来后,非常多人跟我爆料哪些公司在做,哪些公司想做。依托这个垂直领域,我认为是可以支撑起一个单独的号的。”谢全安对全体组员说。

林青苗倒没有多大感受,独不独立出来,对她来说都是一样,她还是照旧写稿。

赵美娟倒显得比较兴奋:“好啊老板,我等这天很久了,我也有几个朋友跟我爆料呢。”

一开始林青苗没有理解为什么赵美娟这么激动,后来才知道,原来报道组单独独立出来,就会产生一个新的主编,谢全安就不再直接领导他们了,选题、改稿、发稿,都将由主编来定夺。

林青苗听陈路跟她这么分析的时候并没有触动。赵美娟本来就比她资深,做主编她没有意见。她也不想当主编,就做个主笔写稿挺好的。

上一篇:在专署大院的岁月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