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走到安瑶跟前,向她鞠了一躬,安瑶赶紧站起,稍带无措。
安瑶的迅速反应引起了坐在对面的黄棣注意,他面无表情地朝她看去,眼尖的林遇发现不妥,也快速站起来作势扶了把安瑶。
“安小姐,对不起,害你受了这么重的伤。”李东阳沉声说道。
安瑶本想直接摆手说没事,被扶着她的林遇轻捏提醒了一下,故装作有些柔弱的样子,对李东阳说:“叔叔,叫我安瑶就好,我的伤口不深,没事的,不过我们作为李总的朋友,还是想要了解一下为什么大家会打架呢?”
李东阳让安瑶坐下,瞧了眼李总和黄棣,见两人默许,便开了口。
李总的妹妹李董一个月前的下班放学期间,在大街上见到一个横穿马路的男孩肖梓晨,眼看有多辆小车朝他开去,李董冲上前抱起肖梓晨离开马路,下一秒却被另外一个方向开来的一辆校车撞倒。
黄棣当时就在路对面不远处等李董一起吃饭,目睹了那场惨剧。
肖梓晨受了轻伤,可李董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去世了。
李总一家听闻噩耗,悲痛万分,李总的母亲刘敏行见到李董的遗体后当场晕倒,之后就一直精神不振,整天卧床睡觉。
而李东阳和李总一直往外跑,想讨要一个说法。
事后他们查到这辆校车属于锆州一所高价私立小学,肖梓晨也是那所小学的学生,放学时父亲肖志海来接他,但肖志海一心看手机,忘记看好肖梓晨,肖梓晨无聊之时见到对面有卖自己最喜欢的小吃,看着小吃摊就要撤走了,他没注意看路就冲出马路,直到出了车祸,肖志海才发现肖梓晨不见了。
当时路段找到的监控视频显示,肖梓晨违规横穿马路,抱他离开的李董也没有确认道路安全就通过马路,而十九座的校车属于正常行驶,不存在过错,因此由肖梓晨的监护人和李董承担全部责任,校车一方无责,仅承担不到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车祸发生后,无人向李董家人表示感谢或者道歉,几乎所有费用都由他们自己承担。
这样的结果,李总一家无法接受。
明明李董是为了救人才做出这样的举动,竟也要承担责任,落得个过错方的罪名。
而且从监控视频来看,李董紧急救人后,根本没时间回头看另一个方向的路况,但行驶的校车是有时间和机会可以察觉到李董并刹车的,却没有成功刹停车。
作为目击者,黄棣坚称当时看到车上有很多学生是站着的,认为校车当时是属于超载状态,所以才没刹住车。发生车祸后他一心在李董身上,没有再注意看校车里的情况。
但事故调查时,校方、校车司机和跟车老师都坚持当时没有超载,是因为撞到人紧急停车,学生才站起来的,由于存在盲区和事发突然,司机才没能刹停车。
警方向学校确认了校车从学校出发前的监控,确实只有十七个学生和一个跟车老师上了车,并不存在超载的情况,而事故现场的监控太远,也没拍清楚校车里的情况,故没有证据证明超载。
即使李总一家提出了责任认定的复核申请,也因无证据而得了个维持原责任认定的结果。
“既然有监控拍到确实只有十七个学生上车,为什么你们还会觉得是超载了呢?”安瑶没听明白。
“本来我们怀疑是不是黄棣看错了,但校方的反应很奇怪,他们不肯给我们看校车出发前的监控,说是学生隐私,再后来就直接说数据清空了。”李总解释道。
“他们大可以在开出学校后又违规接新的学生上车,在撞到董董后,校车挪到了监控之外,因为当时路两旁有挺多同校学生,司机很有可能偷偷叫了几个学生下车,这样就没人知道他们超载了。”黄棣语气寡淡。
“躲躲藏藏就是有问题!”李东阳拍桌怒道,“我第二天去问过当时在校车上的十七个学生,他们都统一了口径,一口咬定没有超载。”
“你们有没有看过搭校车的学生名单?”林遇问道。
“这个学期的名单我们都看过了,有三十几个学生会不定期坐那辆校车,每周都是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重新报名的,所以坐在上面的学生并不固定,可疑的是,事故那一周的名单是缺失的,说是老师不小心弄丢了文件表格。”李总说道。
“我把那些搭车的学生全都记住了,拿着名单去校门口蹲了两周,发现之前那三十多个学生里,有五个本来经常搭车的学生忽然就没有再搭过校车了。”李东阳继续说道。
“您是怀疑那五个学生就是当时车上超载的学生?”安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