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在镜中(33)

作者:无人问镜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戚粼:[我要接着逛展馆了,晚点见面再聊。]

过了两秒。

郑砚澜:[好。]

等她处理完讯息,季舸才重新拾起先前的话题,为戚粼解释了一遍马门溪龙颈椎和身体运作的原理,总体内容和郑砚澜所说的大同小异。

戚粼心想你们怎么都知道衬得我多无知,同时不忘戴上社交面具美言了几句。

“我是A市本地人。”季舸毫不避讳地接下称赞,尔后忍俊不禁道,“小学开始学校就会带我们来这里参加科普活动,后面各种夏令营、社会实践也来过,一般都会安排人工讲解,听多了也就记住了。”

这样啊,戚粼点点头:“那也挺厉害的,能记得这么清楚。”虽然还是郑砚澜更厉害。

依次看过不同种类的恐龙骨架和其余展厅的标本,最后上到三楼展映厅,有4部时长10分钟左右的短片待选。

季舸充分发挥“过来人”作用,手指翻动电子页面介绍:“这些短片内容都偏向于儿童科普,你觉得有没有必要加入留学生的观览流程?”

戚粼不假思索:“有吧,虽然内容相对浅显,但正好方便他们学习中文。”

短片有两部是动画体裁,应该是照顾到小朋友的观影需求,色彩鲜明风格也活泼。另外两部偏向纪录片性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进行科普。

季舸对戚粼的说法予以肯定,和她商量后决定在两种类型里各挑一部观看,以便为活动企划书提供相对可靠详实的文本支撑。

说起来,这还是戚粼入社后第一次参与活动策划,毕竟她九月下旬才通过面试,刚跟部门同僚打了个照面就迎来国庆假期。

戚粼所在的社团名为“国际学生交流协会”,严格来说是和学生会、团委并行且独立,由国际学院老师牵头的学生组织,主要负责对接和帮助各国来华交换生的生活与学习,以及策划和开展相对应的课外交流活动。

招新那天三角广场支起稠密的摊位帐篷,室友江婉拉着她凑热闹,还没逛完一遍戚粼已经眼花缭乱。

江婉问她想去什么类型的社团,戚粼略一思忖,答的尽是不想去的地方:

不喜欢官僚气息浓重部门干事爱说教的;不喜欢有事无事就组织各种无聊毫无营养的活动还强迫社员参与的;也不喜欢第一面即是最后一面,招新时热情加入后查无此社,据她所知办理社员证还需缴纳十元人民币,她认为十块钱哪怕是丢了也比平白受骗好,毕竟十块钱在健身房都可以买张次卡了......

她一一列举自身雷区,季舸就在这时出声,“这位同学,”他喉咙带笑发出邀请:“有没有兴趣看看我们协会?”

国际学生交流协会的摊位就在她们附近,戚粼口齿清晰腔调伶俐,声线却是静水深流的澹然,既容易吸引周围的注意力,又有一种无形中安抚别人耐心听下去的魔力。

季舸忙碌之余竟也一字不落听完了她说的话,觉得有趣,便主动招揽。

等戚粼面带诧异转过身,季舸看清她的脸,脑海中骤然浮现的第一个念头是不可将样貌作为录取成员的标准,第二反应则为也不可因长相而对个人能力的判断失了偏颇。

总结,协会办公室多一名才貌兼备的成员有何不可?

戚粼虽不明所以,还有些看他神色就知道自己刚说的话被听了去的赧然,但也知道对方没有恶意,加上江婉使劲戳她腰窝怂恿,她也就半推半就走了过去:“同学你好。”

季舸也回你好,先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接着向她介绍起协会概况,并着重强调:“我们协会自由度很高,上下级只是搭伙合作的关系,没有任何繁文缛节,工作之外也是朋友,大家都很好相处。”

“我们跟学生会和团委一样需要先填表后面试,是基于自愿原则的双向选择。所以成员们都有职责和分工,我们不会没事找事,也不会招新结束就消失。”

“当然,我们也不需要交会费。”说到这里,季舸的笑意加深了一点,“工作证由协会提供,只需上交一张两寸证件照即可。”

字字句句都是冲着她先前那番话的解释。

戚粼生出一些被人善意提点的困窘,但对方一番话说得无可指摘,她思索片刻觉得加入也无碍,实在不行也能退出,便颔首:“麻烦给我一张报名表。”

继而在三天后顺利通过面试,正式成为协会一员。

*

影院里空气不大流通,看完最后一部《白垩纪》,戚粼和季舸走出展映厅,站在围栏旁休息,顺道呼吸新鲜空气。

马门溪龙延伸到三楼的头颅在不远处与她平行,看久了便有种与它生活在同一时空的错觉。

上一篇:赢家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