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亭山二人面露尴尬,彼此对视一眼,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几日为了查案,二人已许久不曾洗漱,不仅头发散乱,连胡渣也不曾剃干净。
若非为了查案,陈脊真是羞于自证。他从怀中取出腰牌,满脸通红地递了出去。
小厮见了腰牌,这才信了两人的话,立即肃然起敬,急忙伏地磕头,“小人有眼无珠,还请大人恕罪!”
陈脊将他扶起,道:“闲话休提,你速速道来。”
小厮如实说道:“这议事厅是八年前由功德榜上的善心人士合资建成的。凡是捐赠,哪个人什么时候捐了多少银子都是记录在册的。”
沈亭山问道:“这册子现在何处?领我们去瞧瞧。”
小厮面露难色,吞吞吐吐道:“我们这行有规矩。所有大小捐赠册子,都封存着放在佛堂之中,每日佛经诵念庇护着善人们。不过......”
“不过什么?”陈脊问道。
“不过,这八年间议事厅已经多次修缮,丧行前后也募捐过不下百次。如今这些册子已累了十几个大柜子。年初,吴老曾说要组织整理,但最后也无疾而终。现在这些册子堆放杂乱,一时间要准确找出八年前的记录并不容易啊。”
沈亭山听后微微一笑:“这你别管,只要东西在,就是找个十天半月,我们也能找得出来。”
陈脊附和道:“正是。线索送到眼前,岂有因难而退的道理,你领我们去便是。”
小厮拗不过二人,只得领命引他们向后堂走去。曲折回廊中,沈亭山与陈脊紧随其后,心中各自忧喜交加。
与前厅相比,后堂显得雅正了许多。除了供养的地藏王菩萨,便是这一排排的书架。
沈亭山和陈脊互相打了打气,便左右分工,各自搜寻起来。
这样一查已是过了半日。直到前厅各种纷杂的声音传来,才打破了两人沉浸在搜寻中的宁静。他们回过神来,发现原来已是子时。
“前厅如此吵扰想是几个老师傅回来了,我们要不先看看去?”
沈亭山颔首同意。
当他们走进前厅时,却被眼前怖人的景象惊住。
只见大堂中央放着一具担架,担架上直挺挺地躺着一个遍体鳞伤的人。这人被打得鼻青脸肿,面目难识,一条腿上满是鲜血,像是被人残忍地活活打断。
沈亭山凝视着他,心中涌出一股莫名的熟悉感。他走进一看,不禁大骇。
这不是赵十一吗!
沈亭山顿时心跳如擂,不敢置信。
陈脊注意到异样,也走上前来,看到赵十一的惨状,他的眼神中闪过难以掩饰的愤怒和悲伤。
两人赶忙一同俯身查看他的伤势,赵十一气息微弱得几乎无法觉察。
大堂中的其他人看着这两个突然出现的男子,满眼都是疑惑。其中一人忍不住高声问道:“你们是谁?在此处作甚?这人你们认识?”
陈脊来不及解释,直接问道:“这人发生什么事了?”
一个约莫六十岁上下的老者扶着长须,慢悠悠道:“我们做完法事在回来的路上捡的,看他气若游丝,想来命不久矣,带回来正准备送去义庄。”
沈亭山没有注意两人的对话,而是专注于查看赵十一的伤势。他发现赵十一胸膛微微起伏,颈脉尚在颤动,虽然微弱却仍有生命迹象。他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至少人还活着。
“他还活着,快请郎中!”沈亭山见老者气度不凡,应当是丧行里说得上话的人,因此又看向他说道:“这是陈知县,伤者是公门之人,你们务必将他救活!”
老者闻言,嘴唇微颤,尽量保持沉着的神色,向其他人命令道:“快!去四时药堂将周大夫请来。”
“慢着!”陈脊抢在沈亭山的前面说道:“别叫周轩,去其他药堂请大夫。”
老者不解道:“大人......这周轩就是镇上最好的大夫了,请其他人......这?”
不等他说完,沈亭山高声呵斥道:“山阴就没有别的大夫了吗!还不快去!”
老者面上闪过一丝不悦,但迅速恢复恭敬的神色,按照沈亭山的指示召唤小厮去请大夫。沈亭山和陈脊又招呼了几个小厮,众人合力将赵十一抬到后院软塌暂歇。一时间,屋里的人都忙碌起来,烧热水的、备剪子的、准备换洗衣物的,所有人顿时都忙得脚不沾地。
老者冷眼看着沈陈二人的调度,心里不禁狐疑起赵十一的身份。他悄然走到角落,低声向一个小厮吩咐去四时药堂报信。
大约一个时辰过去,大夫还在后堂紧急救治赵十一。
老者派出去的小厮来回奔波,匆匆回了话来,老者闻听后不禁面色大变,心中暗叫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