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记(54)

韦太嫔似乎为了打消赵恭的顾虑,前来送行穿着华贵,头上戴了一顶珍珠发冠,镶嵌着大大小小的珍珠,显露出气派非凡,以此让赵恭没有后顾之忧。

韦太嫔又走到王书行跟前,“此行路途遥远,听闻太常少卿于我儿同行,我愿你们同时平安归来。”王书行作揖,“臣谢韦太嫔。”韦太嫔看向赵玉珠,“公主莫要掉眼泪,身为皇家子女为国效力,本是分内之事。”赵玉珠点头,“太嫔娘娘说得是,玉珠舍不得夫君,有失体统。”赵玉珠手里拉住王书行的衣袖,言语间还是舍不得松开。韦太嫔看在眼里,语气缓和,“玉珠马上要生产,王大人又不在身边,心里着急也是可以理解。”韦太嫔解下身上的玉佩,“这是太上皇赠予的玉佩,在我怀孕之时,他说这枚玉佩受到太上真人的赐福,可以保佑我的孩子平安健康,恭儿自幼体格健壮,无病无灾。我将玉佩赠予玉珠,玉珠也将平安生产。”赵玉珠双手接过玉佩,“谢韦太嫔的厚礼,玉珠收下了。”

赵恭、王书行骑上马,跟在他们身后的将士也换了寻常百姓的服装,赵檀香定睛一看,竟然是三哥赵有德,赵檀香高喊,“三哥!三哥!”赵有德只得附下身,对赵檀香说,“我陪恭王走一趟。路途坎坷,多一个人多一个照应。”“父王,母妃都不知道你要去金国。”赵檀香牵住赵有德的缰绳,“三哥,你偷偷跑走也不和家里说一声。”“我赵有德没有娶妻生子,了无牵挂,家里还有大哥,二哥,我去去就回。”赵有德满不在乎地说。

城门打开,苏俊带着精兵护送赵恭出城,赵恭回过头看了一眼韦太嫔,眼神里带有深刻的眷恋,韦太嫔却上了马车先行离去。赵恭看着韦太嫔马车消失的背影,嘱咐苏俊,“苏将军送到城门外就好,皇城离不开苏将军。”

苏俊带着赵檀香站在皇城高高的城墙上,恭王、王书行、赵有德三人骑着马往金军大营方向前行。赵有德是陈大眉唯一生的儿子,陈大眉疼爱赵有德,偏偏赵有德到了娶妻的年纪始终不肯讨论婚嫁之事,陈大眉只得往赵有德房里塞满了陪房的丫头,结果赵有德睡了一圈还是不肯纳妾。

天空飘起了细雪,细细的雪像一场雨,冷冰冰地敲打着皇城,在朦胧的细雪中,三人远去的行踪渐渐变得模糊不清。赵檀香深刻地感觉到也许这是她最后一次看见赵有德,又或者赵有德早早得知了自己的命运,始终独来独往。

第41章 山河凋零

宫墙上飞过的雪花,遮挡住了视线,一只千米长的送葬队伍从深宫中蜿蜒地延伸出一条狭长小道,宫人穿着白色的丧服,在风雪中摇摇摆摆,丧服的白色混合在银色的雪地里显出暗淡的白。奔丧的哭声夹着风雪声,从人们耳边呼啸而过。

太皇太后曹氏驾崩,皇城的雪自打金军围城起连绵不绝,困住了一城的人,皇帝赵恒对曹氏无特殊的情感,他神情淡漠地下葬了曹氏,身型笨重的皇后朱莲坚持按照宫中惯例送别太皇太后,朱莲身穿孝服,头上戴着一朵白色的绒花,由宫人扶着向灵柩行礼,朱莲身后站着亲王赵楷的正妃朱颜,赵楷随赵吉南下,朱颜却留了下来,时常进宫陪伴朱莲。朱家姐妹身后的嫔妃们皆按照皇后朱莲的指示,统一身着孝服,戴着白色绒花,对着太皇太后的棺木齐齐跪拜。朱莲礼数周到,哪怕身怀六甲也跪在雪地里,皇帝赵恒于心不忍,只得匆匆赶来加入送葬的队伍,为的是尽快把皇后扶起。

朱莲依偎着赵恒,“皇上。”赵恒唤来童溪,“把皇后送回寝宫。”童溪连忙安排了一顶软轿,朱莲坐了上去,目光不偏不倚落在童溪一张精美的脸上,“本宫身体不便,童大人好生照顾皇帝。”童溪不敢抬头,唯有鞠躬,“奴才遵旨。”

苏俊站在城楼上看着皇宫里的白茫茫,回想起初次回到皇城的夜晚,太皇太后在宫里等待,赵吉不敢提前告知,等苏俊到了,他才把苏俊拎到曹氏面前,曹氏抱着外孙苏俊痛哭流涕,这么多年,赵吉瞒着曹氏偷偷把苏俊放在了无人谷中养大,苏俊在曹氏的怀抱里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赵恒连夜往南方发去密信,把太皇太后的死讯告知流亡在外的太上皇赵吉。赵吉南下时欲带太皇太后同行,曹氏以身体老迈不堪奔波拒绝,赵吉唯有拜别曹氏南下。赵恒的密信在路上走了大半个月,算起来抵达时,曹氏安葬在赵神宗的身侧,他们本不是恩爱夫妻,只因生前是结发夫妻,死后还是得在同一个坟墓里。

曹氏下葬的日子,天空短暂放晴,送葬的队伍走出皇宫,风雪停摆,等到把曹氏送入赵神宗的墓穴之中,雪又持续飘了下来。仿佛只是一瞬间,曹氏走完了她人生最后的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