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送鹅毛(116)

作者:长弓难鸣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张牧川注意到张子胄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拍了拍对方的肩膀,“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不要摘下这面皮,待那白面书生给高阳公主解了毒之后,你立刻带她回到楼船上去,告诉鄂国公,天亮之后,不要管眼前的风景,一直往东,便可走出这失落峡!”

张子胄微微皱了皱眉,“兄长你呢?”

“不用多想,也不用多问,你只要将高阳公主送回楼船即可,她现在就是我的命,只要她能活着,我就死不了!”张牧川匆匆解释了一句,而后纵身一跃,抓着古船旁侧的渔网,三两下攀爬上去,随即找了条粗绳,将张子胄也拉到了甲板上。

他们二人刚喘了口气,一转身,便瞧见了挟持着高阳的白面书生。

张牧川瞟了两眼左右的风景,估算了一下路程,嘴角微微上翘地对白面书生说道,“还有半个时辰才会到达先前咱们上船的地方,应该足够你我交易的。”

白面书生一听这话,顿时来了兴致,偏着脑袋问道,“半个时辰?莫非你已经弄清楚这失落峡的奥妙?”

“那是自然!”张牧川傲然地说了一句,掸了掸衣衫上的灰尘,环顾四周,走到一处刷了白漆的舷墙前,从蹀躞里取出狼毫管子,快速在白墙上画出几行词头。

甲——叙大江水流速度

乙——叙江上风速

丙——叙楼船行驶速度

丁——叙楼船吃水深浅

戊——叙重复观察到同一景致的时间

己——叙楼船重量、旅客估计总重、各类货物总重之和

这词头本是发诏书的撮要,却被张牧川灵活用在了解答算术问题上面,居然也十分的合适。

白面书生觉得这形式颇为新鲜,遂没有打断张牧川的表演,拽着高阳来到舷墙近旁,耐心地看着张牧川演算。

一说起算术,张牧川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他以词头为纲要,侃侃而谈,“前几年,我在蜀中遂州某处盐海泡脚,发现活人便是不会划水,也能浮在上面,便以曹冲称象的法子,做了几项尝试,发现不同的物件在水里下沉深度并不相同,水中溶入井盐的多少也会影响物件的浮沉深度,排出盐水的份量也就有所不同。”

“后来我行走四方,又发现江河湖海的水中所含盐量有细微的差别,同样一艘船在不同的地方吃水深浅不一样,为此我专门制作了一本册子,上面记录着同种物体在各地水域排出水量的多少,我称之为浮录……其中便有大江和赣水这两段,而此地处于大江支流与赣水之间,楼船的吃水深浅应当也是在这两者之间,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

张牧川觉得文字不够尽意,于是又画出了失落峡简图,分别标注楼船在不同路段的吃水深浅,与文字配合,显得非常直观。

他说得兴奋,只是苦了旁听的三人,张牧川每说一段,便会重新寻一处干净的舷墙,三人也只得跟着一起转换。十几段过去,古船已经没了可书写的地方。好在张牧川的演算已经到了尾声,他最后在古船正面的舷墙上大笔一挥,画了个圆圈,敲了敲木板:

“失落峡就是一个圈……圈套的圈,也是圆圈的圈,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两岸的景致便会重复。这圆圈水路每十五里水中所含盐量就会发生变化,楼船吃水深浅也随之变化,掌舵的若是依照之前的经验行驶,很容易致使楼船底部碰触到江中怪石,水手发觉楼船触礁之后,自会调整风帆,行船方向也就发生了改变。再加上,这里的大雾作祟,原本的出口处浮现着蜃景,看着前方就是一座大山拦截,楼船必然转向,使得所有人都以为楼船是一直在往东前行,产生了陷入无尽往复的错觉。”

听到这个结论,白面书生眯起了眼睛,脸上的表情却是没什么变化。

他也曾考过科举,明算科的成绩不算太差,自然能分辨这些演算有没有问题。

张牧川前前后后写了那么多数字,若有一个是胡编的,便会对不上榫头。可白面书生全盘听下来,道理通顺,论证严谨,根本找不出什么破绽,足见这些数字都是经过锤炼的。

这才是最可怕的。

楼船总共在这失落峡行驶了两圈半,此人竟做了这么多的事情,记录这么多的数字,轻易就解开了此地的奥秘。

白面书生直勾勾地盯着张牧川看了一会儿,对那些演算不置一词,只是淡淡问道,“你为何一上来就说这些,不担心我突然反悔吗?”

张牧川抿了抿有些干裂的嘴唇,“因为你不会反悔,也不能反悔,你只有这一个机会离开失落峡……刚刚来这儿的途中,我观察过这艘古船的吃水深浅,估算出了它的大体重量。此间能做主的从来不是你这个水鬼,而是害死狐妖的山匪!”

上一篇:九酝春再逢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