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304)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才满十岁的赞普瞪大了眼睛,似乎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礼,两只手在胸前暗暗比划,却总也做不出叉手礼的样子。

奴奴忍俊不禁,对比她矮一头的赞普娇声说:“我教你!”

她教会了赞普长安的叉手礼,赞普却转头兴冲冲地又去教给了自己的青梅竹马,那囊氏的小女儿——央宗。

原来,赞普和温王阿兄一样,他们都有自己的善衡阿姊,她想。

金城公主奴奴言:仲夏盛热,伏惟皇帝兄起居万福,御膳胜常。奴奴奉见舅甥平章书,云还依旧日,重为和好。既奉如此进止,奴奴还同再生,下情不胜喜跃。伏蒙皇帝兄所赐信物,并依数奉领。谨献金盏、羚羊衫、段青长毛毡各一。奉表以闻。

李奴奴用手撑着额头,就着酥油灯的光线,又将一年以前的《谢恩赐锦帛器物表》重读了一遍。细密的纹路出现在她的眉间,她不禁摇摇头感叹道:“杜尚宫,你说吐蕃人什么时候才不会再逼我写信了呢?”

杜尚宫满眼心疼,想要触碰奴奴的双手伸出几寸,又缩了回来,只能宽慰道:“赞普对公主还是很好的。”

“他对我好又有什么用呢?在吐蕃又不是他说了算。如今的日子,比起摄政太后在时,不知苦了多少。”

杜尚宫点点头道:“是,摄政太后一心与大唐交好,不似现在。听闻赞普又要娶妻了。”

奴奴面色未有波澜,只是好奇问道:“又是和亲来的公主么?这次又是哪里?”

在她嫁给赞普之后,赞普先后又娶了南诏国的公主和自己心爱的那囊氏。

“是西突厥的公主”,杜尚宫和缓地说,又怕她伤心,急忙解释,“不过赞普有言在先,只许那囊氏与公主并称赞蒙。”

赞蒙是吐蕃的王后。其实奴奴都知道,赞普心中的赞蒙只有那囊氏一个。只许她与那囊氏并称赞蒙,不是因为赞普爱重她,只是因为年少的赞普一心想与大唐交好,却受制于人,只能以这样的法子对大唐来的公主示以敬意。

她不怎么关心这些。她只知道,从前赞普娶了南诏国的公主无伤大雅,因为南诏国早已是大唐的属国。可是西突厥就不同了。

更令她忧心的是,西突厥的公主嫁来没有多久,赞普的姊姊就嫁给了突骑施汗国的苏禄可汗。

西突厥和突骑施,与大唐和吐蕃的关系都很微妙。两桩婚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自己曾经设想过的,以己之身换取两国和平,终究是白日做梦。

“杜尚宫,这些事我不想再管了。”李奴奴闭上双眼,有些懒散地说。

杜尚宫犹豫许久,终于忍不住抚上奴奴的额头,心疼地说:“那公主就不要管了。两军交战,岂是一个女子就能扭转乾坤的?”

奴奴疲累地点点头,却忽然惊醒,坐起来带着哭腔说:“可我还是放心不下善衡阿姊。”

三年前,温王李重茂在房州莫名死亡的消息,还是七拐八拐地传到了她的耳边。

他不过才二十岁,身体一向健康。在皇帝李隆基亲政后的第二年就暴亡,纵是痴傻之人也知道缘由。

李旦和李隆基父子靠着政变当了皇帝,抢了温王阿兄的皇位,必然容不下中宗在这世上留下的血脉,哪怕只是让他不得自由地活着。

她辗转多人,去讨问温王妃陆氏的下落,却只得到四个字:不知所踪。

堂堂一个大活人,被他们软禁在王府中,竟然可以不知所踪,真是天大的笑话。

杜尚宫用手指顺着她的头发,安慰她道:“温王妃吉人天相,又有净觉大师的陀罗尼经咒保佑,一定会没事的。说不定早就回了吴郡的家中,朝廷不许外传罢了。”

她摸到腕上的金镯,突然开始大哭。

都怪她。离开长安之前,她偷偷调换了两人的金镯,心想她们拿着写有对方生辰八字的陀罗尼经咒,就可以永远陪伴着对方了。

如果不是她换了金镯,是不是善衡阿姊就会得到佛陀的庇佑,早就没事了?

她扑进杜尚宫的怀里,感到落在肩上的双手几分僵硬、几分颤抖,过了许久才紧紧搂住她。抱着她的杜尚宫,竟陪着她一起哭了。

妹奴奴言:李行袆至,奉皇帝兄正月敕书。伏承皇帝万福,奴惟加喜跃。今得舅甥和好,永无改张,天下黔庶,并加安乐。然去年崔琳回日,请置府。李行袆至,及尚他辟回,其府事不蒙进止。望皇帝兄商量,矜奴所请。

十六年后,开元二十一年,金城公主李奴奴给大唐皇帝李隆基写了第三封书信——《请置府表》。

只不过这一次,让她写信的不再是吐蕃的摄政大臣,而是已经亲政的赞普、自己的丈夫。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