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阕(298)

作者:苏易桥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我又问他,非嫡非长,要怎么做皇帝?他被我问住,许久没有说话。

人不能贪心到什么都要,当权力与感情都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只能先择其一。

当一种感情和另一种感情都摆在一起的时候,也大概只能先选一个。这个道理,我从前和韦娘子讲过,没想到又来了一次。

只是这一次,她仿佛想通了。

随着庐陵王李显被接回洛阳,陛下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往后的争斗,就在于姓李的两兄弟之间了。

伯父将我接回家中,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他是陛下为新任太子李显选择的宰相。伯父一生谨小慎微,在这件事上却毅然决然,我倒有几分吃惊。

我问伯父,是否想要我与相王和离。伯父只说了一句,还为时过早,只让我做个准备。

和离一直是我的心愿,那几年在宫外无忧观的日子,是我嫁人以后真正无忧的时光。我曾回过一次无忧观,见到了有时住在那里的韦娘子。

只是感叹于我所厌恶的宫墙权谋,对她来说竟是不能放弃的习以为常。对我来说心向往之的自由之身,于她竟是日复一日沉闷的重负。

我像无事一般回到相王府,更加用心地抚育持盈,教她修道清净之事。身为相王的女儿、临淄王的同胞妹妹,很多事避之不及,至少修道可以让她心境平坦。

我们住在相王府的一处僻静院落,以修道之名刻意避着众人。平日所见的除了洒扫服侍的婢女,就只有相王和偶尔来访的临淄王。

这一等就是六年半。

持盈十四岁的时候,我终于等来了一场宫变,也终于等来了失去二十八年的自由。

武曌的退位、大周的覆灭,却使豆卢家得到了空前的尊重。伯父豆卢钦望被封芮国公,擢升为尚书左仆射,执掌军国要事,却又兼任安国相王府长史。伯父与我都明白,是时候划清界限了。

伯父坚决辞去了相王府的一切官职,又特意请我回到豆卢府,问我如今和离可好。

我自然求之不得。伯父上书给了新帝李显,我亲自去求了太上皇武曌,以多年夫妻失和为由,得了一纸和离书。

从此之后,天高海阔,我只是我,不是什么贵妃或孺人。

伯父死于景龙三年,我的前夫李旦登基为帝的前一年。

豆卢家虽忠于李显,但李旦念及我抚育他的一双儿女,在他还是相王的时候仍以孺人的薪俸送我,做了皇帝更是以贵妃的品级待我。

我在长安重新置了宅院,除了持盈和太子李隆基,也不愿多见人。但皇帝请我携着持盈进宫陪韦娘子说话,就算我已是自由之身的豆卢琼仙,也不得不奉召入宫。

说是陪她说话,其实是劝她安心住在宫里,心甘情愿地成为他的嫔妃。

我和持盈见到韦娘子的时候,她的身上满是烟熏火燎的气味,整个人都透着消沉。我还是劝了劝她,如果注定要在宫中生活一辈子,不如为自己找到更大的靠山和保障。

皇帝不会放她出宫。当一个人成为名副其实的九五之尊,手中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他想要的就会更多。曾经那么清醒的相王李旦,也变成了现在既要皇位、又要权力、还要感情的人。

韦娘子的死讯来得很突然。我虽然知道李隆基恨她,却也实在没有想到,他会在皇帝还在的时候杀她。

听闻皇帝一病不起,持盈匆忙入宫侍疾。我对他没有什么牵挂,若是驾崩,我不过祭奠一番而已。

谁料他还是身体好转,又做了两年皇帝和一年手握实权的太上皇,终于踏上了玄武门之变的老路,成了那个在太极宫养老的高祖李渊。

随着皇帝李隆基成为真正的皇帝,我的自由又被削去了一半。他要孝悌仁爱的名声,我就不得不遂了他的心愿,重新入宫接受他的奉养。

他没有限制我出宫的自由,所以对我来说,住在自己的宅院和住在宫中也没有什么区别。豆卢家已无人官至四品以上,我也只是皇帝和玉真公主的养母,与太极宫的太上皇感情不和又是众人皆知的事实,我在宫中没有任何危险,除了持盈也没有任何牵挂。

今后,宫廷不是我的牢狱,只是我的保障。贵妃也不再是我的枷锁,只是我的靠山。

开元二十八年我病重之时,给皇帝留下了最后的遗愿。将我独自葬在洛阳,永远不要迁祔睿宗的桥陵。

做不了自由的人,便做自由的魂。

第一百四十五章 番外(二):玄宗李隆基

从失去母亲的那一刻,他就明白了,这个世界上能够保护他自己的,只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也是从那一天开始,他暗暗发誓,自己一定要坐上那把龙椅,成为和祖母一样生杀予夺的帝王。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ll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