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不出的水面(45)

作者:哈喜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再说回老太太,他见儿子住处有个女孩,一开始还很高兴,哪知段亮军下一句就把她惊了一下。他说:“您没看出来这谁啊?余莽家余巧啊,您说巧不巧,深州这么大,这么多人口,竟然让我跟她碰上了,您就放心吧,余巧可是好姑娘,收留我在她这住呢,您不知道工地那床呦,睡得我腰酸背痛,我早就住够了,还是这单间单房地像个家,住着舒服。”

这话让老太太有点不悦,她不喜欢余巧。

余巧那姑娘吧,之前在村里生活那么多年,总是一言不发,见到谁也不说话,苦大仇深的,一点礼貌都不懂,老太太总觉得余巧虽然年纪不大,可心思深沉,不是个好相处的人。后来她爹没了,她连孝都没给守,人刚入了土,她就跑出了村再也没回来,她爹的头七、百日、周年,她一次都没回来过。

果然不是亲生的闺女,怎么喂都喂不熟。

但隔着电话,离得这么远她也管不了什么,只得叮嘱儿子,跟人家保持点界限,孤男寡女的住在一起听也不好听,儿子嫌她啰嗦,很快就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老太太再给儿子打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了。

直到很多天以后,收到深州警方的来电,说是她儿子掉海里淹死了。

老太太眼前一黑,晕倒在地。

她年轻时候身体不好,一直怀不上孩子,直到35岁才有了段亮军,然而儿子出生后没多久,丈夫就病死了,她没再改嫁,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到这么大。现在自己也是个70多岁的人了,从来没出过远门,腿因为多年风湿,走也走不远。

警察让她去领尸体,tຊ她连怎么去都不知道,就整天整夜的哭,急火攻心,又晕了好几回,全靠邻居帮忙看护,老太太才从丧子之痛中清醒回来。只是警察调查那段时间,老太太一直情绪激动,什么也没说出来。

后来还是村长帮了这个忙,去了趟深州,帮她把儿子的骨灰领了回来。

现在儿子死了2个多月了,老太太才慢慢想起最后一次通话,她一会说她儿子没死,不然175的个头,怎么就那么一点骨灰,一会儿又说,他儿子一定是被那女的给杀了,让村民帮她报警抓她。

村里人当她是受了刺激,谁也没理会。

许新华听完后,却觉得老太太的怀疑不无道理。如果老太太所说都是真的,那么这个余巧,就是段亮军最后接触到的人,多年从警经验,让他第一时间意识到,余巧的确有着极大的作案嫌疑。

且不说段亮军和余巧之间是否有什么外人不知道的关系,单就说段亮军要住在余巧的房子里,这就很可能与余巧发生一些矛盾,进而导致冲突升级。

可是当时为什么白宁宁他们的调查完全没有查到这一情况?

这个案子许新华没参与,只是在结案的时候简单了解了一下,知道他们没有查到可疑的人,所以才定性为意外。或许,那个房子的位置,是一个不太好查行踪的地方?

想到这,他开口问:“那……您知道那个房子是在哪吗?”

老太太还在哭:“我不知道啊,小军也没告诉我就挂了电话,我只看着不像是楼房。”

“那您有余巧的电话吗?”

老太太摇头:“我怎么会有她的电话,我跟那孩子也不熟悉。”

“段亮军……他在村里的时候,和余巧关系怎么样?”

老太太还是摇头:“他就是经常去余莽家,跟余莽关系很近,和他闺女怎么样,我真的不知道。”

许新华心想,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白宁宁在深州寻找余巧的踪迹了,可如果她真的是段亮军的最后接触人……

许新华又陷入了刚刚那种矛盾的心情,如果,余巧真的是杀人犯,他还要不要继续找下去?

当夜,许新华在宾馆的床上翻来覆去,已经足足翻了3个多小时的身了,时间指向凌晨2点,他却一点睡意都没有。

床边是一地的烟灰,许新华伸手摸向床头柜,还想再抽一支,往烟盒里掏了半天,却没摸到烟管,这才发现盒子已经空了。

他颓然地收回手,起身去卫生间洗了一把脸。

从深州出来,到大地口村,再到余家庄村,许新华已经奔波了不少时日,镜子里的他,头发长了,胡子也长了,脸上的一切沧桑,都提示着他22年来全部的付出。

可追来追去,追到今天,他却越来越迷茫。

余巧,哦不,是李翠翠,你到底做没做过那件事?石红妮,你又在哪?

……

凌晨5点,许新华瞪着早已疲倦的双眼,他终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要找,无论真相如何,他都要先把人找到!

虽然知道现在时间不合适,他还是从通讯录中找到白宁宁的名字,没有犹豫地拨了出去,不等对方开口,就机关枪一样地交代:“打扰你睡觉了,明天一早你到了单位先帮我做件事,查一个叫余巧的人,她是石红丫的孩子,可能和段亮军的案子有关。”

上一篇:东山客27号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