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真却全身汗毛直立,半天没回过神来。
“他的确该死,杀这种人不用偿命才最好,可是……”
她想说,可是,她并不是个杀人狂,杀人不是过家家,一着不慎,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第17章 第十七章女人的秘密
下午2点45分,许新华第三次在大地口村公交站等到了那个女人。
9月的西北,风沙很大,女人用一块头巾把脸包裹的严严实实,胳膊上挎着一个布兜子,见到许新华,眨巴了下眼睛,随后站到了一旁。许新华看不见她的表情,但还是礼貌地笑了笑,女人却目光直视他处,再也没有看许新华一眼。
今天去县城的人不少,车站站牌附近围了一圈人,女人居多,三三两两唠着家常。
许新华一声不吭,耳朵却一直支着。
“哎,快看,那老汉今天又来了。”
“可不是的嘛,都来大半个月了,天天村里晃悠,下午到点就走,也不知道是来做啥子的。”
“你还不知道啊?他第一天来就去了郭憨子家打听李有财tຊ家的事,你们说,是不是大丫娘家的人。”
“不会是老相好吧,咯咯咯……”
“你那嘴快积点德吧,你家老相好这么老啊。”
“我看,没准是李三婆娘的老相好呢,你刚才没看见他冲她笑来着。”
几个人目光开始在许新华和女人身上打转,看了一阵,聚在一起又“哧哧”地笑了起来,笑声里透着嘲弄。
女人似乎也听到了,不经意般地往边上挪挪脚步,离许新华又远了一寸。
许新华知道自己在村里这段时间,早就引起了村民的注意,甚至成为了人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他倒也懒得解释,他只盼着那个女人能多和他聊一聊,哪怕就讲讲当年的故事也好啊。
不过他不希望自己给女人带来什么麻烦,眼见村民嚼牙根的能力不亚于一场舆论风暴,许新华无奈地收敛起时不时盯着女人的目光,尴尬地看向四面八方。
车很快驶了过来,小车站停靠点没有什么排队一说,车刚刚缓慢地靠近,候车的人就一窝蜂地挤向前门,待小公交停稳后,车门早就被围得严严实实了。
许新华退到人群后,打算等人上得差不多了再上车。女人却没有许新华这样谦让,她随着人群拼命往里挤,不一会就挤上了车,似是轻车熟路了。走进车厢,女人透过车窗看了一眼在人群外站着的许新华,随后坐到了另一边的座位上。
许新华是最后一个上的车,车上早就没有座位了。他找了一个离女人最远的地方,拉住把手,一路晃悠着往县城行进。
从大地口村到长宁县城,小公交得开40分钟左右,这期间,车里的人嘻嘻哈哈、叽叽喳喳,说话声、笑声、呼噜声不绝于耳,许新华这样来回了很多趟,在各式各样嘈杂的声音里,倒也捕捉到了不少大地口村的八卦。
大地口村这趟小公交上的乘客,大部分都是去县城采买的。村里这两年几乎没有人在种地了,平时的吃食,基本都是去县里采买来完成。
县城的终点站,恰好就在一家农贸市场的旁边,下了公交车,步行就能拐进农贸市场,那里的菜果粮油都很实惠,有时候村民们干脆扛着麻袋买上好久的食物,回去放到地窖里储存。也有些女人,收到外出打工男人寄回来的钱,就去县城给孩子填补两件新衣服,还有的是要去县城进行中转,因不同的目的奔向不同的地方。
那个女人,是李三的老婆,村民们叫她春霞。李三呢,则是许新华第一天在村口遇见那老头的儿子,这老头有三个儿子,李三排行老三。李三有点痴傻,春霞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倒都是正常孩子。
这段时间,春霞跟着公交去过两次县城,都是去农贸市场买东西,空着手去,大包小包的回来。
第一次,许新华听见有人跟她打趣,说,你家李三可真是好福气吼,那么个脑子,生下的崽儿倒是一个比一个灵,今个怎么没把那个最会说话的老二带着,让他去给你砍价,准能省出大几块钱。
春霞笑了笑,算作回应,她的话很少,许新华几乎没听见春霞和其他人有过什么开心愉快地交谈。其他村民们挨家挨户地八卦着,春霞却仿佛始终置身事外。
第二次,有个年纪相仿的女人跟着春霞一起去的,两个人虽然结伴而行,却都很沉默。一路上,加起来也没超过三句话,下车前,另一个女人对春霞说,我这次回娘家,大概半个月就回来,我不在家,没人能帮你说话,你要是遇到什么委屈,多少先忍忍,千万别跟自己过不去。
春霞点点头,依然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