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不出的水面(25)

作者:哈喜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先是乘坐高铁到达了省会,又转绿皮车,再坐大巴,最后乘坐小公交,足足辗转了两天,才终于抵达了大地口村。

那天,古玩城李老板帮他把玉器贩子大豆约了过来。大豆刚一进屋,见到除了李老板外还多了个许新华,顿时警惕起来,一问是警察,吓得转头就跑。

还好许新华早有准备,他让齐涛帮忙守在了门外,大豆刚跑出去两步,就被齐涛按倒在地。

“tຊ你跑什么跑?做贼心虚啊你!”齐涛气哼哼地骂。

大豆哭丧着声音回:“警官,我真的没偷几个,真的,真的没几个。”

齐涛一听,呦呵,这家伙果真有料啊,把人拉起来,两人围着一问,就都问了出来。

这大豆手里的货大部分都是偷来的,有的是从别人身上顺走的,还有的是潜进室内盗窃而来。

不过大多数货,大豆都记不清楚来路了,主要是对不上号。唯独这枚玉凤,大豆印象极深。

因为这块玉是在他表哥家顺走的。

许新华一听都气笑了,你小子连自家人都不放过?

大豆嘟囔着,肥水不流外人田,表哥又不懂货,还不如便宜自家人。

许新华懒得理大豆的神逻辑,让他赶紧交代盗窃的经过。

大豆的表哥家在西北长宁县的大地口村,去年表哥的老爸过世,大豆代替他妈去奔丧。老人出殡后,大豆在表哥家多逗留了一晚,两人晚上吃饭,一边喝一边聊,表哥神秘兮兮地对大豆说他有一块上好的古玉,还是杨贵妃戴过的呢。

大豆心想,可真能吹,比他还能吹,也不吱声,憋着笑闷头喝酒。

表哥一看大豆这个表情,不乐意了。“嘿,你不信?我拿给你看看。”不一会就从里屋拿出一块玉放到大豆面前,指着上面的青线对大豆说:“看见没,就这条线,是当年唐明皇拿墨笔画上去的。”

大豆看了一眼,就知道这块玉确实不是现代货,但肯定不是表哥说的什么杨贵妃唐明皇的,还墨笔画上去的?他就是当年那根笔吧?

“警官,您二位别笑,我也是一个有职业素养的人,咱知道表哥说的都是假的,不能让他出去继续蒙人不是,所以我就给拿走了。”大豆表情极为真诚。

这块玉顶多就是一件年头略久一点的物件,但多少也能卖一些钱,大豆趁他表哥喝多了,就把玉偷偷藏了起来,第二天一早,表哥对前一晚的事情一点印象都没了,大豆也不提,揣着玉光明正大地离开了表哥的家。

回到深州后,就把这玉卖给了李老板。

许新华听到这,心里顿时凉半截,得,又给支到大西北去了,但随即又安慰自己,还好,至少线索还没断,总比说不清来路强。

“你表哥叫什么?”

“您到了那一问郭憨子家就能找到。”

第二天,许新华就踏上了去西北长宁县的车。

大地口村背靠戈壁,风沙大,冬冷夏热,自古以来都是贫困村,许新华还是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满目都是土黄土黄的颜色,天空是,大地是,房屋是,人也是。

深州也有穷一些的村子,但比起这里还是强太多了,深州的百姓再穷,至少可以靠海吃海,当个渔民还是能养活一家老小。许新华实在想象不出大地口村的人靠什么吃饭。

沿着村子入口一路往里走,零零星星地遇见了一些老弱妇孺。

路边蹲着个老大爷看许新华眼生,瞧了好几眼,忍不住吆喝他:“嘿,那汉子,打哪来的。”

许新华四顾无人,确定是在跟自己说话,便凑上前问道:“老爷子,跟您打听一下,郭憨子家怎么走?”

老大爷往石头上磕了磕烟袋,问:“找他做啥子?”

“是他表弟委托我来跑一趟,郭家老爷子过世快两年了,来上炷香。”

“嗯……”老爷子鼻腔哼出一声细长的音,“是个懂礼儿的小子。别看老郭他小子不成气候,亲戚都还不错,有人味。”

“大爷,那他家?……”

“沿着这路再走500米,左拐再右拐,走到尽头,那家就是。他家那坟啊,哼哼,两年没人管了,草都比坟高了。”

许新华没工夫再唠家常,直奔郭家而去。

大地口村是一个很明显的留守村。

在村子里很难看得见青壮年男人,女人孩子老人偶尔穿梭在村间,大都面无表情。

郭憨子大概算是村里少见的青壮年。大豆说他今年40多岁,没结婚,一个人在村里混日子,靠他爸前些年出去打工攒下的一点钱度日,他和大豆一样,也喜欢小偷小摸。

没饭吃了,就去邻居家摸点粮食,有时候也会偷些钱。

郭家老头还在世的时候,经常有人来郭家骂,让郭憨子把他们家的东西还回来。郭老头既不生气也不争辩,甭管谁来,就是一个死不承认,谁也别想从他们手指头缝抠出一分钱。

上一篇:东山客27号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