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25)

可是,即使胡学彦这么说了,但是,我还是有些犹豫的。虽然,现在胡学彦在我面前表现得谦恭平和,但是,我也是有所耳闻的,宝丰银号的掌柜胡学彦是笑面虎的脾气,表面看似随和近人,实则在做事的时候,非常利落果断,更会有些无情和冷酷,甚至有人会传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说法。

“文龙老弟,你莫要犹豫,刚刚我也已与你说过胡掌柜的为人了,所以,你尽管说出你的想法,胡掌柜乃胸怀宽大之人,不会有所计较。”于管家一看我还是没有说话,便也急忙补充说道。

听了胡学彦和于管家的话,我还是有些犹豫。但是,反念一想,既然话已经吐口那就说吧,否则感觉似乎对胡学彦不甚尊重。况且经过两次接触,我对胡学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还不确定是不是外人传的那种人,但是,能看得出来,若是在生意上能有利所图,他一定会去做的。而私念中,未来我一定会遇到诸多困难,大概免不了去找胡学彦帮忙,当前坦诚交一个这样的朋友,是大有益处的。

“那——”我思考了一下,说道,“那文龙就乱言几句,不过,只是一己之谈,并不是什么道理之言,若有不对之处,还请胡掌柜见谅。”

听了我的话,胡学彦没有吱声,只是微笑着看着我,很专心地在等着我听下面的话。

“当今我们重大主顾之由莫过于四点。”我看着胡学彦,一边思考着一边说道,“一是,大主顾数量虽少,大概两成上下,但却可以获得超过八成的盈余收益,此为二八分隔之理。二是,大主顾的银资总额甚巨大,若任何铺号能收揽更多的大主顾,便可以在行市银资占在规模上长于别家,此为此长彼消之理。三是,大主顾多是官富上流人士,因此,大主顾的口碑可以引起从众之传,有助聚揽中小主顾,此为模范相传之道。四是,大主顾的操管强于服务,多为专人专管,差员人数需要甚少,所以,有利降低铺号差员雇用的资费耗用,此为节流降本之道。可是——”

说完可是,我顿了一下。而这时胡学彦似乎很津津有味地在听我的话,一看我顿了一下,马上跟我示意了一下,意思是让我继续说下去。

在世20

.

【“听了文龙老弟理论,胡某真是又开了眼界。”一看我把话说完了,胡学彦突然眉目一展,抬起头来,一边鼓掌一边笑着说道,“话讲到这了,我大概能猜到文龙老弟的私念是什么了。”】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我继续说道,“任何铺号都知道大主顾的好处,因此,谁都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收揽大主顾的机会,且,当今世风不佳,这些收揽甚至演变成不择手段的抢揽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大主顾变换门厅是常有的事,而大主顾若有流失,铺号便会顿时失去若大收益,甚至会导致铺号事务经营不善,生济难为,这是大主顾不利之一。不利之二是,虽然大主顾的口碑可以引起从众之传,但是,若大主顾己身声名倒逆,那么,也必会引带铺号的口碑损坏,其伤也会甚重。不利之三是,大主顾单客的命求甚多,更有苛刻之诉,故服务大主顾也需耗用诸多精力与银资才可达至大主顾的满意之度,故,也许并不能达成节省的本意。”

一边听着我的话,胡学彦一边思考着,还间或点一点头。

“而若论中小主顾,确实有单客银股投注小,盈余收益少,易流失易转移,且管理耗用甚多的弊处。”我继续说道,“不过,就如玉虎所说,中小主顾人众甚巨,虽然单客资少,但众客汇聚后的盈余也甚是可观,此乃规模之道,这为其一。其二为中小主顾更有益于铺号口碑相传,大主顾的口碑相传带来的是从众效应,此种效应即有声名倒逆之危,又有传播短浅之弊。中小主顾的口碑相传是群众口耳相传,易成团,易远播,易建信,易获客,易成忠,此乃众信之道。中小主顾单客命求不多,易于服务,易于调节,若有危机或苛刻之诉,也可迅速应变,此乃利稳之道,这是其三。其四,因中小主顾有口耳相传之效应,故获客耗用甚低,而操管中小主顾所涉耗用也远低大主顾,此乃节省之道。其五,行市中多有手持巨资,心却顾虑者,这些人初为铺号主顾时,多数只会少量投资,小试身手。然而,这些人却皆具大主顾潜力,假以时日,必可成气候,此乃远展之道。”

“除此之外,中小主顾投注博盈的意愿也甚重,行市前景颇大。”我继续说道,“自从通宝调整经营之策后,被迫清算离开的诸多中小主顾都心有不甘,意图继续投注银股。然而,行市都在重大主顾,而轻中小主顾,导致这些中小主顾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投注门路。于是,他们在心急之下,都来找我,希望我能帮他们找些方法或门路。而我见他们确实可怜且意愿甚强,便心生怜悯,于是,在私下里仍操管着许多中小主顾的银股。”

上一篇:玉脂记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