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晴想了想还是走过来,为晚上的事再次道谢:“今晚在厨房,真的谢谢你,好老师!”
“你说过了!没事就好!”
两人恢复了安静,沈晴想着不再打扰他,起身先回去时,韩烨却先打破了安静:”《一家人》之后,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你!”
很长一段时间韩烨不愿意回想和《一家人》相关的事,因为他和于露相识、相知于这部戏,也算他们的定情之作。
沈晴愣了一下,没想到韩烨会主动开口:”嗯,我也是偶然来过几次后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后来听说老板夫妇决定要关了民宿,觉得可惜,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接了下来。”其实她也是希望在这能给儿子一个单纯、无拘无束的童年。
沈晴虽然讲的轻描淡写,但突然接手一家民宿,过程想必不会轻松,何况是沈晴,她还有一个孩子要独立抚养。
韩烨:“这里什么地方这么吸引你,会让你愿意放下写作重新开始?”
读《归来》时他越发能感受到她是有创作天赋的,而且还有扎实的写作功底,是什么让她愿意放下如日中天的写作开始一个全新的领域?她挺有勇气的。
晚上月光下,他们都渐渐放松下来,好像久别的ᴶˢᴳ朋友,边乘凉边聊着天。
其实这也是民宿的魅力,会让人不知不觉放下戒备,打开背负已久的壳。
沈晴想了想:“宁静和自在吧,民宿让我的心静了下来,更能看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哪些人和事对我才是重要的。“她莞尔一笑继续道”不过刚搬来时,我也不适应这样突然慢下来的生活和这的安静。”
韩烨抬起头,他没想到沈晴和他有过一样的感受。
相似的心境,突然让他觉得和沈晴聊天好像不用费力,她就能听的懂。
他把话题转向了书:“《归来》的故事有生活中有原型吗?” 故事的代入感很强,有时他会想沈晴身边是有相似的经历吗
沈晴着惊喜道:“你读了《归来》?”
见过冯京后, 他们这几天没再联系过,她以为是因为韩烨对作品没有读的兴趣。
韩烨刚要说话,手机响了,他看了眼屏幕显示是许导的号码,他起身道:”对不起,有个电话要接一下!“
沈晴体谅道“你忙吧,我先回去了!”
韩烨接通电话时,眼睛不自觉看向沈晴的背影。
他很久没有跟人这样聊过天了,他们算不上了解,坐在一起聊天却并不尴尬,韩烨把它归结于作家比较擅长沟通。
回了房间的沈晴同样在回想着两人刚才的聊天,她曾无数次设想韩烨有一天也许会读到《归来》,但当他真的在读时,她又觉得忐忑。
他会怎么看这本书?他会因为书中的人物经历对过去有一丝释怀、放下吗?
如果他可以,那么她写书时的付出时间和辛苦就都值得了,即使他们不会再合作。
第十三章
清晨六点半,上午电视台邀请了区里的领导参加节目发布会,地点就在区里的文化宫。
韩烨已经换好衣服在房间里正在路上往这赶的冯京和造型师。
发布会除了宣传节目的也准备借这个机会推广怀柔的旅游和助农项目,节目的主要嘉宾都会到场。
韩烨从小郑带回来的品牌赞助服装里选了一套简单的,白色的麻制衬衫,和同样是麻质的浅色裤子。
他觉得衣服的材质更贴近发布会的主题旅行、助农。
韩烨精致的五官和清冷的气质,让他穿的再朴素,在人群里依然可以第一眼看到他。
小郑进来后都忍不住赞道:“哥,我看冯姐根本不用带造型师来!”
果然等造型师来了,只是走了个形式替韩烨整理了一下头发,大家就出发去现场了。
韩烨工作时一向准时,他到了等了一会,导演、制片人,还有秦铭也是这一季的常驻嘉宾才陆续到了。
师父没有全到,但是有几位住在北京附近的还是来了,其中就有周老爷子--周学仁,戏龄 70 年。
韩烨跟他合作过,见面后主动上前打招呼,两人聊了一会,到了上台的时间,韩烨一直跟在老爷子身后,他知道老爷子不喜欢人搀扶,只是默默的跟在后面留意着老人脚下。
冯京看到了,赶紧找熟悉的记者拍了下来,这样的素材新闻通稿里不能错过。
今天的发布会是杀青宴负面新闻后韩烨首次面对媒体,她是来坐镇护航的。
台上主持人开始采访的环节,先把话筒递给了韩烨,韩烨把话筒让给了前辈,台上气氛很不错。
冯京见台上一片祥和,放下了心,在观众席上和小郑小声聊天:“这几天他在民宿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