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蓑罗裳(3)

“武德卫,果真是皇城司!”刘庭双喃喃了一句,瘫坐在了轿中,因为他知道,能出皇城的禁军,只有专属于皇城司的武德卫。

四名武德卫,掀开轿帘,把瘫软如死狗的刘庭双拖了出来,不远处撑伞的女子,转身离去,缓缓行于雨中,离那轿子渐远,她才摘下了恶鬼面具。

面具之下,凝脂玉颊空生绯,不画樱唇自带红,凤目秋水何必描,秀眉翠羽无需修,此等女子,不及倾国倾城,却也实为悦目佳人......

城外,如城中一般雨帘成幕,竹林被铺天盖地的雨水压弯枝头,水与竹叶合吟出沙沙声响,似是千军万马藏于林间。

竹林深处,一立一卧两人,站立之人青蓑黄箬手攥直刀,卧地之人身下,鲜血混着雨水四淌,浸染过地上的宝剑,他已经没有了呼吸。

站立之人微微抬头,黄箬斗笠之下是沈十四的脸。

沈十四翻过地上那人,从蓑衣之下掏出一纸文书,对照那人的脸和文书画像,确认无误,挥起刀断首。

寻回林中的长匣,沈十四包起首级,直刀插入暗格,身背长匣,消失在雨幕之中......

二、村妇,药夫,小羔羊

大雨未歇,一遮红伞转入小巷,深巷之内四下闭户,喧哗雨声当中,只有最里面一家,门上亮着盏灯笼,撑伞的女子,推开灯笼下的门扉,进入了院中,听到推门声,屋里的人迎了出来,出来的也是一名罗裳女子。

“夕洛姐姐回来了,快快进屋!”迎出来之人,见到撑伞的女子,笑颜说到。

“嗯。”撑伞的女子轻应了一声,便跟着进了屋。

“事情都办好了吗?”迎人的女子,嘴上问着,手上却没停,从内屋拿出了一个包袱。

“办好了。”被叫做夕洛的女子,说着将收好的红伞放在了桌上。

放好了红伞, 夕洛伸手取下腰间铜牌,也放到了桌上,这块铜牌一面刻着“皇城司”,一面刻着“绣衣密使,王夕洛”。

“那可太好了。”迎人的女子笑着,把包袱递给了王夕洛,嘴中叹到:“伏于这戎州城三年,终于是收网了。”

“看你的样子,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离开这里了咧。”王夕洛嫣嫣一笑,说着打开了手中的包袱。这包袱中,是一套素朴的女装,王夕洛拿起这套女装,进了内屋,放下了布帘。

“这蛮边之地,夏炎冬寒,湿瘴遍地,蛇虫鼠蚁不知有多少,我可真的待不下去了。”那女子说着,将王夕洛放在桌上的红伞和铜牌收了起来。

“你我当差,吃苦受累那不是自然的事吗?”帘子后王夕洛换下罗裳,应声说到。

“我倒是能忍忍,倒是姐姐你,可如何是好?”那女子收好红伞和铜牌,坐到了桌边。

“我怎么了?”帘子后,王夕洛穿上了那套素朴的衣裳。

“我们迟早是要离开这戎州城的,这次姐姐首功,说不定商大人会提拔你回东京任职咧!”那女子说到:“我们的差事,可是不能让人知道的,要是远走,姐姐要如何跟相公交代?”

帘子后,穿戴完的王夕洛,听了女子这话,不由的愣了愣,神色多了几分忧愁,一时也没有接话。

“也不知姐姐是如何想的,两年前要和那采药的汉子成亲!”桌边的女子托着腮说到。

“两年前,若不是他出手相救,我可能已经枉死在山林里了。”穿戴整齐的王夕洛拉开了布帘。

虽然换下了罗裳,身着素朴装束,可那凝脂玉颊上的佳人之色不减,只是在素装之下,这佳色之中多了几分农野自然。

“救了一个被山匪重伤的女子,捡回一个漂亮的娘子,他倒是修了大福气咧。”托着腮的女子微微噘嘴说到:“不过是帮你疗伤,姐姐大可留下些银两答谢,何必要以身相许呢?”

“收起你闲碎探子的嘴脸。”王夕洛嗔怪了一句,然后说到:“说说正事。”

“哎呀,哪有什么正事,都是些鸡毛蒜皮。”女子有些不情愿的掏出一本小册,递给了王夕洛。

王夕洛接过册子,细细看来,嘴上说到:“一个相夫在家的女子,不知道邻里琐事,岂不是引人起疑,正是这些鸡毛蒜皮,才能掩住密探的身份。”

“知道了!”女子懒懒的应到。

“除了这些,其他事都做了吗?”王夕洛看着册子问到。

“按时让你家升起炊烟,每天晒出草药,偶尔让人见到你的身影,这几日都按交代做了。”女子应付着,忽又想起了什么补充到:“村头的王大婶,肩疼发作,来家找过你一次,大约是想让你帮忙灸几针,我故意和她错开了,估摸着明日还会来吧。”

“那我这就得回去了。”王夕洛说着,合上册子,起身拿起了门边的黄纸伞。

上一篇:大宋女捕头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