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稳重又斯文的大学老师……这还真是李渚爸妈的理想女婿。
当看着母亲脸上堆起笑,一面往包房走一面和女婿说话的模样,李渚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在双方家庭都对彼此很满意的情况下,这顿饭吃得可以说是非常顺利。
谁也没有对这场婚姻提出异议,婚期便定在了一个月后的初八,这是两家人在几个大吉之日之中共同选出来的日子,虽说现在酒店都要提前半年预定,但是程璐的父亲摆摆手表示不用大家不用操心这点小事,他全权包办。
“程哥”在长林市还是有点影响力的,这些事交由程家来操办确实是最好的选择,李渚的父母也不会为了争个面子跟亲家强争什么。可毕竟是宝贝女儿要出嫁,老两口还是拿出了最大的诚意——他们出一笔陪嫁钱,女儿女婿拿去买房子买车他们都不干涉。
一听这个词,李渚脑袋“嗡”的一下,忽然觉得结婚这件事好像没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
长林市并不是什么一线大都市,但也不是一个守旧的城市,近几年年轻人结婚几乎没有提“彩礼”“陪嫁”这些词眼的了,可在一些很重视这些事的家庭里,双方家庭还是会进行一番交涉的。
就好比程璐他们家,其实在来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彩礼”,只是没想到竟被亲家抢先了一步,“程哥”的脸色都变了,当即就要说这场婚姻不用女方出钱,幸好程璐拦了拦,替李渚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爸,妈,叔叔,阿姨,我和渚渚商量过了,我们两个结婚不想要什么陪嫁和彩礼,至于房子和车,我们婚前都已经买了属于自己的,不需要再添置了。”
“那怎么能行!”
几个长辈都不赞成他们这种观念,而且当场提出了几点问题,比如婚后住谁的房子,空出的房子要闲置还是出租?他们两个房子的面积还是不够大,不如再买个更大的,毕竟以后还要养孩子。就算不买房子,他们夫妻俩也要攒点存款以备不时之需。
关于这几件事,程璐也耐着性子一一回答着,“我俩的房子离得并不远,但我的房子就在渚渚单位对面,她的房子有学区,这两个房子都可以留着,住我这里方便时就住我这里,住她那里方便就住她那里。至于房子的大小,我觉得我们两个的房子都足以住下一家三口,如果以后真的有需要,就好比孩子要到别的学区上学,那时候再根据实际情况买房子,毕竟我们就算现在要孩子,等孩子能上小学也是六七年后的事了,那时候指不定会有什么新政策。”
至于双方父母非要给他们一些钱留着的事,他也拿几个长辈最关心的孩子问题堵了回去,劝他们先替自己存着,毕竟他和李渚现在都有挣钱的能力,花销也不大,等以后有了孩子才是真的需要花钱的时候,那时他们一定会向长辈们寻求帮助的。
一番辩论下来,李渚听得都有些累了。可无论长辈们接下来又说了什么,程璐都能温和又不失礼貌的婉拒,偏偏还让人生不起来气,毕竟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将来”。
整个饭局下来,李渚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点头微笑,不时附和一两句。这让已经习惯了出头解决问题的李部长稍微有些不适应,饭吃到尾声,她忍不住瞄了一眼坐在身边的程璐,后者也像是察觉到了她的视线,给了她一个“别担心”的眼神。
实在没有发挥余地的李渚第一次有了当“废物”的待遇,便只能借着去卫生间的机会下楼去买单,谁知前台人员却笑着告诉她账已经结了。
“点单之前小程哥给我发了个消息,这次消费走的他的账。”大堂经理一见她下来,连忙过来解释了一句,还热情地说了句,“以后就该叫嫂子了吧。”
李渚只能干笑着应了一声。
回到楼上时,才下了电梯就远远看到程璐站在包房门外等她,他似乎已经猜到了她去做了什么,笑着说了句,“以后就是一家人,何必这么客气。”
“你不也是。”
没听说过夫妻之间还抢着买单结账的。还有,听听,他们说的这都是什么客套话。
讲完,李渚自己也笑了,倚在他旁边的墙壁上,轻声感叹了一句,“怎么就连结婚这种事,你都准备得比我好。”
今日的饭局让她第一次感觉到了“结婚”两个字的不易,可他却像是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游刃有余地应对着所有的可能性,实在是让人忍不住反思自己。
不过程璐却摇摇头,“或许是因为我在很多年前就幻想过今天。好在,幻想成真……”
“还没有成真呢。”李渚打断了他的话,然后扭头看过来,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明天如果你有时间,我们去登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