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予谦给陈悦发了一条很长的短信,详细地解释了为什么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可能没有办法和她见面。陈悦看着洋洋洒洒的小作文一般的短信,以为这是夏予谦绅士而体贴地找了一个借口,心照不宣地给彼此一个台阶下。陈悦礼貌地祝夏予谦的奶奶早日康复,尝试着把夏予谦当做一个普通朋友。
为了减少自己对夏予谦的思念,陈悦努力让自己忙碌起来。
学习上,她给自己定的学习目标是完成学业考试,拿到高中毕业证书。事业上,她务必要在高三找到一项她日后赖以谋生的技能。
生活上,陈悦和赵凯成了很好的搭档。
赵凯性格外向,陈悦很快和赵凯混熟了。她把自己和夏予谦的事情告诉了赵凯。
自从陈宇洁去美国读书,她和陈宇洁的联系越来越少,找不到太多的共同话题,最后变成了逢年过节互相问候一下的老朋友。她需要一个倾诉对象。赵凯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不论陈悦和赵凯说任何事情,赵凯完完全全地理解陈悦的行为。他说,他读技校的时候遇到过一个女孩子,对对方有一点好感,后来听说对方家里很有钱,他就掐断了这样的念头。正如赵凯所说,大部分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到了一定的年龄,也懂得门当户对这四个字了。
遇到知己如赵凯,陈悦大着胆子告诉了他自己羞于启齿的家庭背景。她有时候会问自己,如果当初选择了父亲,生活会不会不一样。没有人知道答案。那晚,赵凯在酒吧等陈悦下班,带她去吃大排档。
他说,不要去想那些没有意义的假设了,努力把现在过好,比如,吃一顿好吃的大排档。
对于赵凯来说,和朋友一起去吃大排档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大排档有一种特别神奇的氛围。大排档里没有流泪的伤心人,只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幸福人。
陈悦随意指着菜单上的图片点了几串肉,赵凯点了一大盆烤肉和卤味。他不断地往陈悦的盘子里加肉。陈悦突然问赵凯:“家庭幸福是什么感觉,是不是在大排档吃肉的感觉?”
赵凯笑得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你这是什么比喻?挺贴切的。你要向前看,你改变不了你的家庭,你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啊。”
陈悦趁机说出了自己憋了很久的想法。她想去赵凯家里的花店帮忙,学习插花,毕业以后在花店找一份工作。赵凯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未来规划。插花算得上是一门技术。唯一的问题是,在花店工作,需要做很多手工活,手上都是老茧,很辛苦。陈悦不怕辛苦,也同意不收取任何报酬。
赵凯是一个行动派,当着陈悦的面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问他花店需不需要帮手。赵凯的父母开花店开了二十年,积累了不少老顾客,店面从一家扩大成了三家店面合并的大花店。巧合的是,长期在花店做兼职的一位小青年刚刚告诉赵凯的父母,自己找到了全职工作,暂时不需要做兼职了。
陈悦顺利进入了赵凯父母的花店做兼职,报酬和之前的小青年一样多。
陈悦愈发觉得,这才是她应该待的地方。她觉得自己现在如一朵生长在合适的土壤里的花朵,欣欣向荣。
陈悦每周末白天在花店上班,周中有两到三天的时间在放学后去花店帮忙。
赵凯的父母是一对非常和善的夫妻。他们仔细地叮嘱陈悦如何醒花,如何修剪,如何搭配不同的花朵植物。他们见陈悦做事认真,态度积极,毫无保留地让陈悦参与到和供货商的对接工作中。陈悦在计算机课上学习过Excel和Word的使用,完全接手了记录各项货款的工作。赵凯的父母记一笔款项要折腾老半天,陈悦打字快,做起这项工作十分高效。
赵凯平时不怎么去父母的花店,自从陈悦开始在那边工作,他抽空便过去看看陈悦适应的怎么样。每次过去,会顺手给陈悦还有父母带一些蛋糕、奶茶之类的零食。
陈悦很喜欢赵凯家的氛围。赵凯的父母对赵凯管得很宽松,用赵凯的话说,只要他不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他的父母都会支持他的选择。
有一次,赵凯买了一杯口味特别古怪的奶茶,他原本想给陈悦尝尝,他的母亲无意间拿错了一杯。她喝了一口立马把奶茶放回原位:“这什么奶茶,你买错了吧!”不等赵凯回答,她又拿了起来:“赵凯的爸爸过来一下,给你尝尝,肯定又是咱儿子买来尝鲜的。”
据他的父母说,赵凯从小就很调皮,经常捉弄他们。陈悦问道,他们不会生气吗?赵凯的母亲眼中充满着慈祥地答道,自己的孩子,永远觉得活泼可爱,如果孩子呆头呆脑的,那才有大问题。陈悦暗中观察了一番,发现他们似乎永远不会生气,和赵凯说话总是和颜悦色的样子,有说有笑,偶尔开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