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都疑惑了,“什么番这么冷门?”
“一集一个单元剧的故事。”牧阳谨慎地进行描述,生怕自己剧透了细节。
陈茜又问,“什么类型的故事?”
“硬要概括的话……”牧阳思索,“应该是不热血的励志番。”
“整部番说的都是破茧成蝶的故事,每个单元剧的主角都在为了自己想做的事而努力,但也没有放弃日常的生活,不会抛下工作跑去深山野林修炼,也不会突然打通任督二脉就学会了什么技能。更多的还是一种磨砺自己的感觉。”牧阳说这些的时候,脑海里还一直浮现着方恒后腰的纹身,“总之我觉得,有梦想的人,都能在里面看见自己的故事。”
“又给我安利又没的看,不知道你安的什么心。”陈茜正在吃肥牛,烫得她嘶呀一声,“而且梦想这么大的词,我可不敢背。我只是兴趣上头做点想做的事,还不知道这阵三分钟热度能坚持多久呢。”
牧阳不这么觉得,“梦想不是个很大的词,就是个很平常的词。”
那天晚上跟方恒一起看《破茧》时,他就有这种感觉。
他好几次被配乐渲染得眼眶发酸,转头看方恒时,发觉方恒的表情触动依然。这些故事,方恒一定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甚至纹身纪念它带给自己的影响,但不论看过多少遍,都依然与它共鸣着。
他立刻就知道了方恒想要将它引进国内的原因。
把事情想得太复杂,目标想得太远大,就会难以迈开第一步。但所谓的梦想,其实不过是一件想要做的事——真心想要做,去做就好了。
不必要有什么负担。
好在陈茜心里有谱,“以前在学校里做访谈,都是人家说,我拿笔写,没有自己的东西。但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每个细节都是我亲身经历、亲眼看到的,质感就完全不一样了。原来以前老师说的,记者要用眼睛看,用心里记,是这个意思。你说往一个领域稍微钻深一点就能有这种奇效,大学四年我们都干嘛去了?”
“也不能这么说吧,量变才能引发质变。”牧阳琢磨,“我自己也有这个感觉,没跟以前有太大变化,但好像一下开窍了。”
“你不会是要红了吧?”陈茜侧目,“你们这行要是红了,一夜之间可就身价倍增了。”
牧阳反怼,“没准你先红呢,把你在上家公司学到的运营经验用在自己的账号上,说不定一夜之间能涨粉过万——你可不要看不起网红,网红就是这个时代的新闻传播方式。”
“你说得对诶!”陈茜又刷新了一下自己的文章后台,“8W阅读量了,今晚肯定能到10W!”
她刷了一会,又把手机放下了,“不刷数据了,平常心,反正下一篇文章说不定又是500的阅读量,反正公众号时代早就过去了。不能被数据捆绑,不能被数据捆绑……”
牧阳看她这一惊一乍的,心想你今晚不抱着手机刷到凌晨才怪呢。
他第一天发剧的时候,每过几分钟就要看看有没有新评论——人要想不被数据捆绑,可有一段路要走呢。
手机又弹出了一条消息,显示他的一个包裹已经寄出,预计明日到达。
——里面装的是他去日本的签证。
火锅太辣,酸梅汁已经喝了一整杯,陈茜又要了两杯冰豆奶。
牧阳直接拿起来举杯,“陈记者,大展宏图!”
“大展宏图你刚刚说过了……”
“就大展宏图,大展宏图最有气势!”牧阳不管她,抄起杯子就去碰。
陈茜细想之下觉得有理,跟着举杯,“大展宏图!”
第47章 路口
牧阳到达东京时,方恒正好在忙,没能去接机。
他跟着地图的指引出关、做地铁,一路上没遇到什么问题,但换乘时遇到了一点困难——地铁站太大了,十几条路口的人流量都匪夷所思得巨大,他摸索了半天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找对正确的路。
于是他在人群里留心观察,想找个人问路,考虑到语言不同,最好得是个中国同胞。
他左看右看,终于找到了个在帆布包上挂吧唧的年轻小哥——这吧唧上的人物是他去年打过杂的一个修真国漫的配角,按理日本人肯定是没看过的。
他自信满满地过去打招呼,对方一张口说的却是日文,两个人都尴尬在原地。他怔神了三秒,不知道该不该立刻转头走,对方看到了他手机里的导航路线,用手指反复确认了他要换乘的地铁线,两个人最终用肢体语言完成了沟通,牧阳顺利坐上了去酒店的地铁。
路上他只顾着盯每一站的报站名,连手机都没玩,等出了地铁站,转弯看见等在酒店门口的方恒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