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比亚方面诚意十足,专门派来一个负责人和他们签约。
那人估计还肩负着一睹青鸟乐队真容的职责。当他看到眼前这四个帅小伙时,那喜形于色的神情根本抑制不住,非常干脆地与他们签订了合同。
威廉原先还想带着吉米·佩奇一起去美国,但吉米委婉拒绝了他们。
合约一敲定,哥伦比亚方面立刻开始有条不紊地运转,为他们筹备巡演事宜。
爱德华发现,专业的大公司确实不一样,越是观察它的运作模式,他越是庆幸将这些工作委托给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组织巡演是相当复杂的工作,办理签证,获得演出许可,规划食宿和行程,联系演出场地,宣传,安保……
这些事爱德华他们一窍不通。
正因为巡演需要顾及这么多事务,因此巡演经理这个职位应运而生。巡演经理是乐队在路上的管家,要事无巨细地安排乐队的演出和生活。
爱德华本来希望这个职位上有个他们信任的人,但是布里茨先生婉拒了邀请,他毕竟不再年轻,这项工作过于辛苦。
于是爱德华又去问理查德。
理查德挑眉:“怎么?想让我舍弃律师这份光鲜又收入颇丰的工作,去跟着你们的小破乐队风餐露宿?想都别想。”
没办法,青鸟乐队最后只得接受了哥伦比亚推荐的专业人士。
这个选择是对的,这位名为洛根的巡演经理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亲自从美国飞过来,效率极高地领着乐队办理了赴美签证和赴美演出许可。
洛根的专业性还体现在他对青鸟乐队散发的魅力熟视无睹。
他只关心一件事:“你们有没有女朋友或是妻子需要安顿?”
他见多了因为乐手经常在外巡演,聚少离多从而破碎的家庭。稳固大后方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青鸟的四人纷纷摇头。
“非常好。”这样他的工作能够省心很多。
为了给他们的美国之行预热,哥伦比亚已经开始利用它的传媒网络,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
这回不需要理查德的帮助,他们的两首单曲就开始在美国各大电台循环播放。明明专辑还未正式发行,美国唱片店里就已经贴上了“敬请期待”的广告。
最损的是,美国报纸上还打出这样的宣传标语:“英国的青鸟乐队,美国最先一堵真容!”
这条广告写得妙趣横生:
“那只英国的‘青鸟’要飞来大洋彼岸了!
也许你在电台听到过《公路骑士》和《与我共舞》,如果没听过也没关系,只要知道,它就是当下最神秘、最火爆的乐队!
它仿佛横空出世——甚至无人见过乐队成员的真容。但在这个夏天,他们将亲临美利坚,在各大城市展开一系列激动人心的演出。
你没看错,青鸟乐队在他们的祖国从未进行过公开演出,他们将自己的第一次公开亮相留给了美利坚合众国!
如果想要先睹为快,就速速购票吧!门票定价与巡演路线如图所示,咨询电话请拨打……”
这条广告写得太有乐子,许多美国媒体都注意到了其中潜藏的笑点。
于是,一些娱乐报刊转载了这条广告:“今日奇闻,某英国乐队深居简出,从不公开露面。他们即将赴美巡演,揭开神秘面纱。”
还有报纸这么写:“最内向摇滚乐队!拥有两首大热单曲却从未有过一场表演。”
甚至有报纸为了吸引眼球,强行蹭猫王热度:“山寨埃尔维斯?英国新人乐队选择美国首秀,是自信还是狂妄?”
这就有点越级碰瓷,强行挑事的意味。
许多猫王的粉丝看到这条报导后群情激愤,给这家报社写信抗议,甚至还在报社外拉起横幅。
这家无良小报干脆给这些粉丝拍几张照片,又炮制一出新闻:“猫王粉丝共同抵制青鸟乐队”。
这些炒作,倒真把青鸟乐队炒热了。
在多方宣传的加持下,他们预售的演出门票居然卖得相当不错。
他们即将赴美巡演的消息从美国传回大洋彼岸,又被英国的报纸所转载,这回轮到英国人目瞪口呆:
为什么青鸟乐队还没在英国露面,就要先去美国巡演?难道他们还得从美国人那边了解他们自家乐队长什么样子?
英国媒体努力打探,最后得出一个令人痛心的结论:巡演是真的,该巡演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负责。青鸟的巡演团队中没有一个英国人,更别说英国记者。
爱德华也意识到此事不妥:“也许我们该带一个英国记者,第一时间向国内传递我们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