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会陪你一起留校,毕竟这是圣诞节啊,小傻瓜。”爱德华摸摸他的脑袋。
“太好了!”
威廉第一时间跑去隔壁找乔尼炫耀。很少见,迈克尔也在。
“爱德华和我圣诞节都留校!”
乔尼看了他一眼:“所以呢?我也留校。”
迈克尔在旁边跟了一句:“我也是。”
“啊?”威廉傻眼。
原来他们这群人全都不乐意回家。
威廉在未来庆祝过无数个圣诞节,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简朴的有奢华的,有平凡的有非凡的,但是这个圣诞节在他心中永远有着不一样的地位。
这时的他们都只是学生,除了无限的可能和大把时光之外一无所有。
整个伍德兰德只有他们四个留校。他们找遍了厨房没有找到食材,饥肠辘辘的四人最终在壁炉旁分享了厨娘留在冰箱里的圣诞布丁。
他们瘫坐在沙发上,炉火温暖地燃烧。威廉抱着枕头,感到一种安宁的幸福。
乔尼提议道:“难得我们圣诞假期都留校,趁这个时间出去玩玩吧。”
“好啊!”威廉立刻响应。
于是乔尼终于兑现了他的承诺,带威廉去看电影。
他们乘车到利物浦的阿尔伯特港。工业城市的港口什么都有,商店、餐厅、剧院,甚至还有个小型的游乐园!
只可惜圣诞假期许多店铺关门,寻觅良久才找到一家还在营业的电影院。
“买什么票?”售票员有气无力地问。
“有什么电影?”乔尼问。
“都在这上面,自己看。”他递过来一张排片单。
乔尼横看竖看,看不出名堂。这电影院不太正规,净是些根本没听说过名字的不知名录像。
“下一部演什么?”最后他只能随便选了一个马上就能看的,毕竟电影院外真的很冷。
“《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摇滚乐现场》?摇滚是什么?”威廉捏着电影票根,疑惑地眨了眨眼。
“我也不知道。”
他们都不知道摇滚是什么,只能怀着疑惑等待荧幕亮起。
他们不知道,这其实不是一部通俗意义上的“电影”,而是这家电影院不知哪里搞来的音乐录影带。这是埃尔维斯·普雷斯利在美国的一次公开演出的舞台影像。
这是个争议十足的偶像歌手,爱他的青少年如痴如狂,恨他的人讽刺他像只“发了情的公猫”。这名歌手在后世遥远的东方古国还有一个雅称“猫王”。
黑白色的银幕上,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登场了。他身穿黑色夹克,刘海向前梳成蓬巴杜式发型,紧身裤显露出强壮的腿部肌肉。
乔尼吹了声口哨:“这哥们很有品味嘛。”
威廉注意到,这名歌手的伴奏乐团规模很小,只有吉他、贝斯和架子鼓三样——刚好都是他们会的乐器。
埃尔维斯粲然一笑,抓住话筒。
在这名歌手开嗓的那一刻,他们的所有私心杂念都为之一清。
这是什么?
威廉睁大眼睛,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击。
多么粗野的演奏和声音,仿佛从地里刚刚拔出的萝卜,还带着泥水。和古典乐的高雅完全不同,这是一种来自底层的呼喊。
埃尔维斯在唱的歌曲是《蓝色麂皮鞋》(Blue Suede Shoes),这其实是一首翻唱歌曲,此时的威廉并不清楚这点,他只是完全被埃尔维斯的独特台风所吸引。
不像许多歌手站定在话筒前不动,埃尔维斯一边唱歌一边活力十足地舞动。
他将手里的话筒扭得东倒西歪,甚至将两腿缠绕着话筒架活动。每当他这样做,台下的观众就会发出尖声惊叫。埃尔维斯便会露出迷人的微笑,将胯部扭动得更加夸张。
威廉的眼神根本无法从埃尔维斯的身上移开。那种蓬勃的生命力深深吸引了他。
音乐进展到间奏,埃尔维斯开始一段吉他solo,不是一板一眼设计好的表演,而是个人魅力的无边宣泄。
到最后,就连贝斯手都玩疯了,他骑在贝斯上摆动身体,秀了一段脚下舞步。
舞台上的每个人都在笑,他们看起来那么享受舞台、享受音乐,威廉忍不住也跟着笑,他看了看身边的队友们,发现他们的脸上也都带着笑意。
一首接着一首,《没关系》(That's All Right)、《神秘列车》(Mystery Train)……
虽然从专业角度评价,这些歌曲都很简单。威廉很容易就能将它们与“布鲁斯音阶”联系起来。
这种叫“摇滚”的东西不比爵士乐难,更远远不如古典乐艰深。
但是这些理性的东西无法阻拦他在观看埃尔维斯演出时内心的火热。
因为他太酷了,太潇洒了。他将粗野真实的一面展现给每一位观众,带着不惧怕他人目光的绝对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