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炸掉。
还是从头开始说起吧。这场面试一开始非常顺利,凯斯规规矩矩按照爱德华的要求展示他的鼓技。
但是就在爱德华已经决心录用他,并且尝试让乐队和他合奏时,这小子干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
歌曲最后的高潮,所有乐器都达到了最高的响度,凯斯汗流浃背,他努力制造着最响亮的鼓声。
然后,他的底鼓爆炸了,真真正正地爆炸了,火药造成的爆炸,碎片飞得到处都是,整个录音棚被浓烟所笼罩。
“发生了什么?”布里茨先生冲了进来,他先是抓住了爱德华,爱德华抱紧了他的吉他。
乔尼最先跑了出去,他甚至还带上了惊慌的秘书小姐一起。
整个建筑物被紧急疏散,人们仰头望着窗户中飘出的黑烟。在等待消防队到来之时,凯斯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爱德华身边。
而他居然还在笑:“惊喜!”
没错,他居然是故意的,他在底鼓里装了炸药,并且亲手将它点燃。他是个疯子,这样做最危险的就是他自己。
这样毫无理智的行为令爱德华默然,他想了想,问了一个比较关心的问题:
“你哪来的炸药?”
“自己做的。”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只见凯斯咧嘴一笑:“你不是要响?这个够响了吧?”
在将他扭送苏格兰场,抑或是把这个疯子送到精神病院这两个选项之间,爱德华选择把他留下来,让他用劳动抵消爆炸造成的损失。
虽然他的精神真的像他的姓氏“月亮”一样疯狂,但是凯斯·穆恩的鼓非常契合爱德华想要表现的音乐。
“你被录用了。记住,不许再炸掉你的鼓。”
反正只是几次录音,爱德华自我安慰,又不是真正的队友。
这边有个疯子搞得一切鸡飞狗跳,那边吉米·佩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随着吉米吉他水平的进步,他的脾气也变大了。他似乎对各种设备,音响,甚至光线都吹毛求疵,就连射灯改变了角度,都会让他抓狂。
最让爱德华不能接受的是,他不愿老老实实按照谱子来。尤其是中间一段solo,明明乐谱就在眼前,他非得自由发挥。
“不要自由发挥,按照乐谱来,可以吗,吉米。”
吉米很配合:“没问题。”
他重复了一遍solo:“是这样没错吧?”
他又偷偷改了几个音,并且加入了一些花里胡哨的炫技指法。
那边一声巨响,凯斯·穆恩炸掉了马桶。
爱德华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了崩溃。
他从没有这么想念威廉和迈克尔。威廉会对他的创作提出建议,但从不对他人已经完成的作品指手画脚。而迈克尔,他虽然拳头打人很疼,却至少不是个炸药狂魔。
和这些稀奇古怪的摇滚乐手比起来,他的队友们简直就是天使。
第74章 我输了
对许多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人而言,即使过去了五六十年,那段故事依然在他们的脑海中记忆犹新。
在摇滚乐的发展与没落中,有无数乐队搞过内讧,留下过无数爱恨情仇。但青鸟乐队是第一个内讧得那么引人瞩目的。
就像追连续剧一样,人们每天都跟踪着报纸上的内容,互相交换着八卦,并且在那一天,迎来这出剧目的高潮。
爱德华率先宣布了他的单曲发行时间,威廉也立刻向媒体透露,他将会在同一天发行唱片。
无论是青鸟乐队的歌迷,还是看热闹的吃瓜群众,都暗自记下了那个日子。所有唱片店都提前安排好展示架,贴好宣传海报,暗搓搓地准备将这兄弟俩的唱片并排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唱片发行当天,甚至有狂热的青少年凌晨就在门口排队。等唱片店一挂上开业的招牌,热情的顾客便蜂拥而入,兄弟俩的唱片不到一个小时就被全部买空。
没买到唱片的歌迷依然恋恋不舍地徘徊不去,他们排着队去试听碟片,想要先睹为快。
即使是亲自设计了这一宣传策略的理查德,都没想到这样的营销竟然如此成功。
威廉手里拿着一张崭新的唱片,他对着阳光观察它的装帧设计。
它的封面上是一片灿烂星空,不知用了什么涂料,看起来亮晶晶的。美丽的星空中,簇拥着火焰般燃烧的文字《星火》。不用问,肯定又是乔尼的手笔。
威廉将包装拆开,把黑胶放在电唱机上。
“这就是爱德华写的歌吗?”布朗先生正好路过,他饶有趣味地留下来,想听听他另一位弟子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