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这样,我会想办法。”理查德说。
理查德为青鸟乐队制定了一张公关价格表。
不管是邀请青鸟乐队上节目,还是接受采访,每一条都明码标价。而“谈论梦露”这一条虽然存在,却昂贵到一般媒体都付不起的程度。
威廉看过那张价格表,其事无巨细让他大开眼界:“威廉谈论自己的感情经历……这是什么玩意?”
“哦,对了,威廉,忘了跟你说。我帮你写了台词,记得背下来。如果有人付费的话,你就谈谈你的风流韵事。”
威廉大为惊诧:“什么?我哪有什么风流韵事?你为什么不让乔尼谈?”
(乔尼的声音远远传来:“谁在说我坏话?”)
“你在舞台上冷若冰霜,记者会上又狂怼记者,这时候还想当好好先生?既然是坏小子,那感情生活当然不能太单纯。”
威廉依旧很惊讶:“什么坏小子?你想让我在镜头前扮演另一个人吗?”
“本来你在镜头里就与现实中判若两人。你可以将它称为你的公众形象。”
不管理查德怎么劝说,威廉只是摇头:“我拒绝谈什么感情生活,我不想说谎。”
由于威廉的强烈抗议,最后理查德只能遗憾地将这一条删除。
但是作为交换条件,威廉答应理查德保持住他所谓的什么“公众形象”。
“我做过调查,”理查德说,“歌迷们非常喜爱你在舞台上表现出的状态。说实话,你这张脸绷着确实比较高级。”
“所以你要继续保持。”
理查德要求他:“上电视的时候,你不要笑。要笑的话也得冷冷地笑。”
威廉被气笑了:“什么是冷冷地笑?”
理查德眼睛一亮,指着威廉说:“就是你现在这样的笑!”
所以当他们上访谈时,威廉满脑子都是“冷冷的笑”。
“威廉?”回过神来,主持人正在叫他的名字。
“什么事?我刚才没听。”威廉想笑,但他想起理查德的嘱托,那笑变成了一个“冷冷的笑”。
那笑容真的很漂亮,主持人都看呆了:“……我刚才在问你,对埃尔维斯正在筹划的新电影怎么看?”
“哦,我没看过埃尔维斯的电影。”威廉“冷冷地”说。
“抱歉,”爱德华打圆场,“威廉有时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可能是在构思新歌。其实他很喜欢埃尔维斯,我们就是因为看到埃尔维斯的录像,才对摇滚乐产生兴趣……”
爱德华接过话茬,和主持人继续聊天。顺势他们开始谈起第一张专辑的创作过程,把这个话题岔了过去。
然而电视机前的观众没有被糊弄过去。
他们看见了威廉那个冷笑,他们确信那冷笑中深藏的是对猫王深深的不屑。狂妄自大的英国人!
而爱德华明明说的是真话,在他们眼中就变成了粉饰太平。哼,虚伪的英国人!
猫王的崇拜者恼了。他们开始对青鸟乐队进行激烈的攻击,无数咒骂的信件寄到理查德这里,又被他悄无声息地消灭。
“理查德,都怪你!”威廉欲哭无泪,“有机会我还想认识埃尔维斯呢,这下恐怕他要误会了!”
“安心,”理查德说,“我已经给他送去礼物赔礼道歉,他没工夫管这种闲事,甚至还感谢你帮他宣传新电影。”
“而且这件事对你有利无害……你们的专辑销量可是涨势喜人。”
虽然猫王曾经在美国大红大紫,靠着反抗传统的舞台演出俘获一大批拥趸,但流行音乐的可悲之处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年轻人换了一代,那些曾经的流行就再次沦为需要反抗的“传统”。
许多猫王的粉丝其实都对他最近的不务正业颇有微词。他沉迷于拍电影,已经好久没正经巡演了。
这群歌迷表示:“我相信威廉曾是他的粉丝。我听到埃尔维斯的名字也会冷笑,因为恨铁不成钢。”
这群人反而对威廉的“真性情”产生了好感。
而那些青鸟乐队的年轻歌迷,根本不在乎什么埃尔维斯:“他们有什么可比性吗?一个是歌手,一个是创作者。”
也是看了这个节目,许多歌迷才得知《青鸟》整个专辑的歌曲都是由乐队成员自己创作。他们惊讶极了,对乐队的喜爱更上一层楼。
在此时的美国,白人摇滚歌手自己创作非常罕见。许多所谓摇滚歌手都是翻唱黑人音乐起家。猫王以他卓越的舞台表演著称,本人其实很少参与歌曲创作。
所以在这些歌迷眼中,又能写歌又能唱歌的威廉,拥有令人惊叹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