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夏见她闷闷不乐,不禁问道:“娘娘怎么每回见完摄政王就不高兴?您……不喜欢摄政王吗?”
宋音书没有回答,只是嘲讽般笑了笑。
喜欢?
她跟萧御辞之间,哪里谈得上喜欢?
不过是肉.欲作祟罢了。
“其实奴婢觉得,摄政王对娘娘真的很好,娘娘若是因为那些伦理约束就为难自己,委实没必要。左右先帝和摄政王也不是亲兄弟,先帝也不曾与您圆过房。”
“别说了。”宋音书冷冷打断她,“女人耽于情爱,必将患得患失,一事无成。哀家不想做那样没用的人。”
惜夏见她脸色难看,只好闭了嘴,不再开口。
—
青钱太守早就率领一批官员在离城十里地的地方候着了,见到浩浩荡荡的马车队,纷纷
下马行礼。
后宫女眷身份尊贵,自然不会下马车,宋音书只觉得马车略微停了停,又开始缓缓往城中而去。
一直又行了约莫半个时辰,才终于到了青钱别院。
皇室下榻的院落跟朝臣有一墙之隔,宋音书被分到了最里头的梨落院。
一行人走到梨落院门口时,她忽然愣了愣。
前世,她住的分明不是这间院子。
她莫名其妙地往里走,一直进了内室,竟瞧见萧御辞正坐在床榻上冲她笑。
她大惊失色,还以为自己见了鬼:“你……你怎么在这?你不是去了隔壁那间朝臣下榻的院子了吗?”
萧御辞起身过来拉住她的手,将她往屏风后带,先不管不顾地缠着她吻了一番,才拍了拍墙壁上的一块石头。
随着他的动作,墙壁顿时敞开了一个暗门!
宋音书目瞪口呆地被他牵着往里走,没多时,便进到了另一间寝室。
男人从身后拥着她问:“你的院子跟本王的院子中间有暗道,喜欢吗?”
?!
还有这等事?!
那她以后岂不是日日夜夜都逃不开他了?
宋音书干笑一声:“……喜欢。”
男人自然看出了她的为难,笑着弹了弹她饱满的面颊:“想什么呢?本王又不是禽兽,至于没日没夜缠着你吗?”
宋音书脸噌地红了。
真是见鬼,他如今怎么连她心里怎么想的都能猜到?
第35章 解闷?添堵?
说是避暑,其实也无非就是换个不那么热的地方继续过着相似的日子。
萧御辞自是将朝堂一整个搬到了青钱别院,每日忙得不亦乐乎。
——白天处理公务,晚上处理太后。
宋音书原本还有些不太习惯两人每日同榻而眠,宛如夫妻一般的相处模式,但很快也想通了。
男人如今对她正是新鲜感十足的关头,与其将他拒之门外,不如善加利用,为己谋利。
左右她此生也不可能再嫁人了,跟他有了首尾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再睡多少次,又有什么分别呢?
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没必要在这种小事上耿耿于怀,让自己陷入死胡同。
青钱别院的日子比起从前在宫中时礼数少了许多。
最叫人高兴的是,尹氏只要得了空就会带着宋音画来见宋音书。
宋音书也就趁机问了问当年那枚玉佩的事。
“好好的怎么想起那枚玉佩了?”尹氏想了想,说,“说起来,当年听说你把那玉佩救济灾民了,娘亲还惋惜过一阵的。因为那枚玉佩价值不菲,且成色极其特别,通体雪白,中间偏偏泛了一丝淡淡的粉,还是当初你外公留给娘亲的遗物……”
听尹氏这么说,宋音书也有几分懊悔:“早知那玉佩如此难得,女儿就不该随意送人。”
“娘亲最初也十分不舍,但后来想想,没准你用那玉佩救了人家一条命呢,就瞬间释怀了。”
“那玉佩世间仅得一枚吗?”
宋音画这时候忽然插嘴道:“当然不是,母亲岂是那等厚此薄彼之人?我也有一个呢。”
说着,她便从自己衣领里掏了一枚玉佩出来:“喏,是不是跟姐姐那枚一模一样?”
尹氏将她搂进怀里,对宋音书道:“小画说得没错,玉佩最初就是有一对的,你们姐妹俩各得了一枚,上头都刻有尹字。唯一不同的是这淡粉色纹路的形状,小画这个更细一些,像条涓涓细流,而阿音那个要大很多,像朵粉色浮云。”
宋音书心中掠过一阵狂喜,将玉佩从宋音画脖子上取下来,仔仔细细端详了一番:“真是太好了。”
尹氏和宋音画都不明所以,但见她眉开眼笑,也不由自主地为她高兴。
宋音书研究片刻后,又小心翼翼地将玉佩挂在了宋音画脖子上:“这枚玉佩,将来能起大作用,小画,你务必贴身收好,这红绳子再多绕几圈,无论何时都不能将它弄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