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都是他强迫你?你敢说自己没有乐在其中?”
既已决定不再继续讨好太皇太后,宋音书也就没有再露怯,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开口答:“摄政王乃人中龙凤,臣妇岂能不乐在其中?”
太皇太后被她噎得半晌说不出话:“你!你可真是厚颜无耻!”
宋音书见她气急,少不得又软了语气,只是态度仍旧十分强硬:“太皇太后,若臣妇是您,绝对不会与摄政王硬碰硬。”
“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现如今,陛下尚且年幼,整个大梁都倚仗摄政王一人掌控大局。”宋音书平缓语气道,“今日,摄政王愿意将臣妇带到您跟前,是顾念着您的养育之恩,您不会不知道吧?”
“你在威胁孤?”
“臣妇只是在好言相劝。”宋音书道,“臣妇知道您看不惯臣妇嫁给摄政王,但您也瞧见了,我们如今不光是连孩子都有了,感情也是不可能被人轻易破坏的,您越是反对,就越是将他推向臣妇。”
太皇太后听她这么说,倒确确实实地冷静了下来。
她了解萧御辞,以他的性格来说,越是别人反对的,他反而越要去做。
与其与他作对,不妨顺着他的心意,再徐徐击破他的心理防线。
她就不信了,这世间还真能有什么情比金坚。
第204章 三位贵女
这么想着,太皇太后沉吟道:“你起来吧,喊摄政王进来,孤有话对他说。”
萧御辞一直在殿外悬着一颗心,一方面怕宋音书吃亏,一方面又怕太皇太后真被气出病来,徒惹麻烦。
好容易等到太皇太后传他进去,却发现,太皇太后竟然变得异常平静。
“你们如今孩子都有了,孤就算再怎么看不惯,也拿你们没办法。”她说着,叹息着摇了摇头,“只是孤先前为了你的婚事操碎了心,几位世家大族也是为了替孤分忧,才将自家的宝贝女儿举荐出来……孤到底是太皇太后,总不能言而无信,你就把孤选出来的那三位姑娘都给收了吧,孤也就不管你那么多了。”
宋音书瞪大了眼睛。
好家伙,原先只说从三位当中挑一位做正妃,这下可好,既然一个都做不成正妃,那干脆全收了做侧妃?
萧御辞显然不同意:“这怎么行?就算臣答应,三位世家贵女也不可能甘愿做妾吧?”
“他们说是世家女,但我朝世家早已没落了,你是天下最好的男儿,全都嫁与你为妾有什么不愿意的?”太皇太后道,“原先孤就担心你选了其中一家,难免要委屈了其余两家,眼下正好,三人平起平坐,皆大欢喜。”
“请恕臣不能同意。”萧御辞还是不愿接受。
太皇太后疲倦地摆了摆手:“摄政王,这已经是孤最大的让步了,你是不是非要逼死孤,才肯顺了孤的心意?”
原本还态度坚决的萧御辞听闻此言,瞬间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无论他再怎么手握重权,他心里始终是敬重从小将他抚育长大的太皇太后的。
宋音书不忍见他为难,拉了拉萧御辞的衣袖道:“夫君,太皇太后既然非要撮合你和三位世家贵女,不妨将三位先接进府上来做客,一个月后,若她们愿意留下来,届时再举办纳娶礼,如何?”
这个提议委实大胆。
大梁的婚嫁传统相对而言还是比较保守的,很少有这种类似于试婚的情况发生。
因此太皇太后在听到这个建议的第一时间,想也没想就是反对:“这如何能行?若她们不愿留下来,难道还真放她们离开?”
萧御辞却说:“有何不可?婚嫁一事本就图个两厢情愿,若是贸然嫁进王府,结果却相看两厌,岂不是一辈子的怨偶?”
宋音书又在一旁劝道:“太皇太后不必急着反对,不妨先将此计与各世家说明,若三位贵女都不反对,那不是好事一桩吗?”
萧御辞连连点头:“臣也是此意。”
太皇太后无奈,只得不情不愿应下此事。
待两人离开后,刘嬷嬷见太皇太后一直闷闷不乐,开解道:“娘娘何必如此忧心?三位贵女个顶个的年轻漂亮,秀外慧中,还怕摄政王不会动心?”
“那小子打小就不近女色,只怕是被宋家那丫头迷了心智了!”
“天底下哪有不喜新厌旧的男人?”刘嬷嬷帮太皇太后揉着太阳穴道,“摄政王从前是没经历过男欢女爱,一心只为朝纲,今时可不同往日了……摄政王妃到底是个生过孩子的妇人,哪里比得上三位世家贵女新鲜有趣?”
太皇太后听她这么说,才算是放宽了心:“希望她们三个,不要叫孤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