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御辞就那么看着她,心里不知为何,竟无端生出一股绵绵的钝痛来。
明明她昨晚还在他怀中婉转吟哦,承诺很快就会回到他的身边,但不知为何,他这么看着她,却觉得她竟像那天边的霄云一般,美不胜收,却又触摸不到。
这一刻,他甚至想不顾一切地将她强留下来。
若是有人敢拦,他就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宋音书转头,见萧御辞一直坐在马上眼神复杂地看着自己,不免有些纳闷,但还是依照礼数朝他侧身福了福身子。
“摄政王,哀家此去,恐难再回头,大梁社稷,还有哀家父母兄妹,就都交托于你了。”
萧御辞一言不发,深深望着她,竟似乎从她那双过分美艳的眸子里,读出了一种掺杂着伤感的决绝。
明明只是短暂的分别,怎么会是这样的神色?
他心念一动,翻身下马,几步就走到了她的跟前。
“宋音书,别忘了你答应本王的,若你胆敢食言,本王饶不了你宋家上下!”
宋音书愣了愣,然后冲他露出一个温柔甜美的笑容:“那是自然……只要哀家活着,就不会食言。”
死了的话……哀家可就管不了啦……
周渊虽然早已看穿两人之间的情愫非旁人可以插足,但此刻还是出言提醒道:“摄政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梁国和晋国能永结百年之好,有摄政王和宋太后的一份功劳,孤在此,多谢摄政王了。”
这话说得三人都心知肚明。
萧御辞视线略显轻慢地扫过周渊,然后头一回正视他道:“宋太后出身名门,身子娇贵,这一路上,还望周太子多多费心,将她照应妥当。”
“那是自然。”
周渊礼节性地朝他拱手,然后示意宋音书登上马车。
宋音书上车前最后回了一次头,远远望了望京城繁华的街道,蔚蓝的天空,不舍的家人,又将视线落回在身姿如松的萧御辞身上,然后微微弯起嘴角,轻轻说了一句:“摄政王留步。”
话音刚落,她便毅然决然地登上了精美华贵的马车。
看上去没有丝毫留念。
马车开始缓慢行驶起来,车轮滚滚,带走一份又一份哀思愁绪。
这里头,有父母对女儿的担忧,还有百姓对宋太后的敬佩。
萧御辞一言不发地登上城楼,目送着车队离去,直到漫长盛大的车队浓缩成一个小点,直到,再也看不见他心爱的女人。
第103章 苦葡萄
真正踏上这条离乡之路后,宋音书的心情其实算是平和的。
虽然前途坎坷,一切犹如笼罩在迷雾之中,但她却有种由内而外的自在和放松。
想到从此就能远离萧御辞的掌控,她心里更是莫名兴奋。
这段时间,她也一直都在思考自己对萧御辞的感情,除了那些偶尔心动的瞬间外,其实更多的,还是对他喜怒不定的恐惧。
那些来自他的压迫和羞辱,时常在她为他心跳加速时,给她狠狠一击。
她想,他大约并不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
真正爱一个人,怎么可能一再去羞辱和强迫她?
所以借此机会,她一定要彻底摆脱他。
只是,她有把握在路修远的帮助下摆脱萧御辞,又该如何趁机也一并摆脱路修远呢?
想到这里,她没忍住长长叹了口气。
她对路修远的感情一直很复杂。
两人毕竟自幼年就相识,她受过他太多的关照和爱护,曾经在她心中,路修远与宋家人别无二致,都是可以叫她豁出命去报答的人。
可后来她才知道,路修远竟然是晋国人。
按说晋国如今与大梁交好,两人也不至于要势同水火,可他却与萧御辞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她不愿在两人之间斡旋,还不如远离。
“娘娘,太子派奴婢来给您送新鲜的葡萄。”
车队休整的功夫,有灵动娇俏的声音出现在宋音书马车周围。
宋音书有些纳闷:“这个季节怎么会有葡萄?”
“这是晋国的葡萄,一路上用冰护着,来了大梁也不曾腐坏,还是十分味美,您尝尝就知道了。”
宋音书知道晋国在南方,即便冬天也十分温暖,但也没料到,在大梁冰天雪地的时候,晋国竟然还能产出葡萄。
“拿进来吧。”宋音书道。
丫鬟于是托着木托盘,将晶莹剔透的绿葡萄端了上来:“娘娘,请慢用。”
葡萄个大饱满,上头凝结了一层薄薄的水雾,看上去十分诱人。
宋音书挑了一颗,轻轻撕开表皮就送进了嘴里。
“呕……”谁知,在她刚尝到葡萄的一瞬间,舌尖传来的苦涩就迫使她下意识呕了出来。
惜夏吓了一跳,连忙用一旁放葡萄皮的小碗接了:“娘娘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