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兵力方面,贾长明和甄卫已经完胜韩子坤了。
但韩子坤守城,龟缩不出,双方一直从夏天打到了冬天,半年多下来,韩子坤他们有些熬不住了。城中的将士都身心俱疲,而且城里能吃都已经吃了,他们快断粮了。
这时候陈云州把毛家三口送过去,他连折磨的心思都没有,毕竟要留着这一家三口慢慢玩,也要给他们吃的。
韩子坤可不愿意。
他直接将三人戴上身份牌子,挂在城墙上,若是甄卫愿意拿十石粮食,他就放了这三人。如果甄卫不愿,那就算了。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陈氏三人欣喜若狂。
十石粮食也是一千斤出头,依毛通判的身份,换这点粮食那还不是小事一桩。可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禁军一口回绝了。
他们三口被挂在高高的城墙上,吹着冷风,天寒地冻的,又冷又饿又渴,当天晚上陈氏就发起了高烧,接下来是她的儿子,最后是毛通判。
三人第二天就只剩一口气了。
求生的欲望占了上风,他们苦苦哀求守城士兵给他们点吃的或是水。
可这些长期受困于战乱,饥寒交加的士兵心理早就扭曲了。见无人来赎他们,直接就将三人解了下来,丢进水里洗刷了一遍,然后扔进了大锅里。
一家三口拼命挣扎呼救,但下面的火却越烧越旺,旁边那些士兵的脸化为了一张张恶魔的嘴脸。
直到此时此刻,陈氏一家三口终于后悔了,但为时已晚。
韩子坤听说了这事,眉毛都没眨一下。
前段时间,城里就快断粮了,士兵们吃不饱,自然会到处找吃的,粮食吃光了,城里又没其他吃的,所以他对这种事干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是眼看就要过年,天气越发的寒冷,他们的将士已只剩下不到两万人,再这么下去,哪怕是下面的士兵吃人,他们也扛不住了。
所以,韩子坤终于做了一个决定,带兵突围,退回吴州。
第098章
十一月二十四, 冬至,禄州城这几日的天气越发的糟糕,从早到晚都阴沉沉的, 不见一丝阳光。
禄州地处南北交汇处, 夏天炎热,冬季寒冷。
因北边无崇山峻岭阻拦,北风直接呼啸而下, 夹带着冰冷的雨水,撒在禄州这片土地上, 冻得人瑟瑟发抖。
西北军军营中, 士兵们缩在营帐中, 看着外面的蒙蒙细雨和湿漉漉的地面,只觉营帐、床铺都充满了湿气。这湿气如蛆附骨,哪怕是在营帐内点一堆火,也没法驱散。
这让习惯了西北干冷气候的士兵们极其不适应。
到南方大半年,他们中不少人身上开始长疹子、疙瘩, 奇痒难耐。
士兵们的日子不好过,贾长明也好不到哪儿去。
他看着外面下个不停的雨就烦躁:“大冬天的下雨,好几天了, 这破雨到底要下到什么时候?”
他宁可下雪都不希望下雨。下雨更为潮湿, 外面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大军只能窝在狭窄的营帐中发霉。
想到西北军的另外一支跟楚家军汇合, 已经夺回了两州, 他却还迟迟拿不下禄州, 贾长明就烦躁。明明九月末, 禄州城中就开始缺粮了,但韩子坤、葛淮安硬是又挺了两个月。
敌人的顽强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么下去,他担忧过年恐怕都拿不下禄州,到时候哪怕是戈箫极力帮他说话,皇帝恐怕也不会留他了。
就在贾长明焦躁不已时,忽然一名营指挥使急匆匆地进来:“将军,斥候在东南边发现了葛家军的踪迹!”
贾长明眉心一皱,急速下令:“全军戒备,提防敌人偷袭!”
这种天气对他们西北军来说糟糕透顶了,但对葛家军的影响要小得多。
但等了一会儿,贾长明没等来葛家军的偷袭,却等来了另一个让他吃惊的消息:“他们远远绕过我们的大营,继续南下了?多少人?”
最先发现的那名营指挥使说道:“回将军,队伍很长,估计有上万人。”
“这么多?”贾长明背着手在营帐中踱了几步,回过头对营指挥使说,“你安排斥候去禄州城看看。”
打了这么久,敌人还剩多少兵力,贾长明也有个粗略的估计。一下子走这么多人,只怕禄州城没多少守兵了。
韩子坤这是要做什么?莫非终于打算放弃禄州了?
半个多时辰后,贾长明的这个猜测应验了,斥候发现,禄州城内已经人去楼空,成了一座空城。
虽然没能彻底消灭韩子坤部,但贾长明听到这个消息还是大大地松了口气。总算是结束,这一仗拖得实在是太久了,久到他都已经有些受不了了。
贾长明大喜,一改先前的郁闷,大手一挥,下令:“传令下去,先锋营先进驻禄州,清扫葛家军余孽,其余将士准备拔营,今日我们就可进禄州,住进房子里,再也不睡在野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