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说:
关于孔家,有好有坏吧,不能以偏概全。
比如有率先剃头的孔家人:
【会同曲阜县县世职知县孔胤淳、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胤钰、颜绍绪、曾闻达、仲子陛,署四氏学教授王世禄、学录孔闻然、尼山书院学录孔兴荣、洙泗书院学录孔尚澄,并督令属官管勾田伸、司乐陈永安、典籍桂存正、书写田世旺、奏差陈裔远、知印张应登、伴官杨元肇、庙户陈三友、佃户杨元祥等,遵奉圣谕,俱各剃头讫。
——《上剃头奏稿》】
*
也有拼死求废除剃发令的孔家人:
令下,陕西道孔文骠奏曰:“臣家宗子衍圣公孔允植,已率四世子孙告之祖庙,俱遵令讫。但念先圣为典礼之宗,颜、曾、孟三大贤,并起而羽翼之,其定礼之大者,莫要于冠服,先圣之章甫缝掖,子孙世世守之,是以自汉迄明,制度虽各有损益,独臣家服制,三千年未改。今一旦变更,恐于崇儒重道之典未有尽也。应否蓄,以复先世衣冠?”
得旨:“严旨,违者无赦。孔文骠奏求蓄,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圣之时,似此违旨,有玷伊祖时中之道,著革职永不叙用。”
——《发史》
*
第64章 求求你!欺君吧!
【啥???】
【休息都不让休息, 下午刚回来,晚上就要上晚朝。】
【老皇帝没毛病吧?】
行在刚停在京师,在老皇帝宣布大家别回家了, 先来开个朝会做个工作总结, 整个朝堂都寂静的时候, 唯有一道心声, 十分之……突兀。
本来还在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这次突击检查非常完美的老皇帝, 脸一下子就黑了。
他盯着下面的大臣看, 语气阴森:“思来想去,舟车劳顿的, 朕没让你们好好休息一下, 实在是很不应该,晚朝的事,不如还是算了吧?”
【好耶!!!!】
京官们脸上冷汗一瞬间就掉了下来。
老皇帝皮笑肉不笑:“众位爱卿觉得如何?”
窦丞相并未跟着出行, 没有发言权,太子又很懒散,作为六部中领头的吏部, 吏部尚书硬着头皮跨出列:“臣觉得, 陛下所言甚是。前不久天下已定三十余年, 扫清的寰宇其中又生魑魅魍魉,天子巡视镇压, 如今正是需要趁热打铁的时候, 怎能为一己之私,罔顾万民。”
瞧瞧!这话说得多好听啊!
许烟杪大为震惊。
【这就是别人能当尚书, 而我只能当司务的原因吗!】
【卷!就硬卷!】
【团建回来都不下班, 连夜开个会是吧!】
吏部尚书微微低头, 举起手中笏板,嘴角微抽。
谁不想好好在家里休息,但……皇帝最大。
老皇帝装模作样:“这……不太好吧,你们也很累的。”
【知道不好你还要提——哎呦!】
兵部司务一脚踩在许烟杪脚上。
许烟杪震惊看着好基友。
兵部司务低声:“别走神,我好像看到御史看过来了。”
许烟杪恍然大悟,连忙敛神凝目,假装在认真听见。他刚把头转开,兵部司务就松了一口气,同时,兵部司务还看到不少人偷偷向他伸大拇指。
趁着许烟杪没看到自己,兵部司务拱手作揖回礼。
诸位同僚,不用谢,我应该做的。
好几位尚书站出来,作为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感言,中心思想就是:不累!陛下我们真的不累!我们特别愿意加班!真心实意为大夏、为陛下做贡献!
许烟杪恨恨:【工贼!】
老皇帝置若罔闻,满面春风:“既然诸位爱卿盛情,那我们就开……”
【开始什么啊,自己家都被其他国家上门打脸了都不知道呢。】
“???”
——听了这么久心声,他们也知道打脸是什么意思了。
大夏君臣都不愤怒,他们简直惊异了。
还有国家敢挑衅大夏?是因为他们对倭国开战,觉得自己有机可乘了?
谁啊!那么蠢!
武将们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眼巴巴看着老皇帝。尤其是那些侯爷——这可是他们荣升国公的功劳啊!
本来以为开国之后就没地方去赚军功了,永昌侯领的攻打倭国的军令,还有大将军出海的军令,可把他们馋坏了,可惜就是抢不过。
但现在……
陛下!打吧打吧!
这简直是掉到嘴边的馅饼啊!
老皇帝冷着脸。
打什么打,知道是什么情况吗就打,还不如先上一份九州出行总结。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说的:“此次出行九州,对于各地情形,诸位爱卿有何想法?今各赐张芝笔一枝,左伯纸一叠,松烟墨数丸,洮石砚一方,诸卿且临座作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