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所措。
争执就发生在门口,围观的乡亲不少,见到出了人命,瓜子也不磕了,七嘴八舌地涌上前来拉住段父。
有人报了警,警察过来带走了段父,段青,还有爷爷的尸体。
段青坐在警局冰冷的椅子上,脸上血迹渐渐干涸。
他木着脸,听乡亲们围在警局门口的讨论,了解了事情的情况。
原来段母在送完他去上学后,就买了车票,抱着妹妹离开了这个镇子。
镇子每天就过两趟车,早上一趟,晚上一趟。
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早上妈妈一反常态地比他先起床,还催促他快点,不要迟到。
他也明白了,为什么他进教室之前,老师问妈妈晚上来不来接他,为什么妈妈会一言不发。
这是一场早有预谋的离开。
在大家都以为她习惯了这里后,在大家都以为她被孩子套牢后,在段青以为她开始爱她后……
她走了,毫不留情。
只是让段青疑惑的是,她为什么只带走了妹妹,把自己留在了这里。
妈妈不是,最爱他吗?
看着警察局外的天色渐晚,段青忽然就想知道今天早上。
妈妈有没有回头看正在认真听讲的他一眼。
就一眼也好。
第65章 往
.段青(中)
在他上学的第一天, 他失去了所有的家人。
妈妈带着妹妹走了,不知所踪。爷爷的尸体埋在后院, 破草席一卷,尸体上垒出了比段青还高的土堆。
爸爸杀了爷爷,再加上他之前强-女干、家暴,数罪并罚,判了十几年。
段青彻彻底底成了个孤儿。
原本还要和爷爷挤同一间屋子,显得异常拥挤的小院,此时此刻变成了他一个人的牢笼。
爷爷由几个相熟的邻里帮着下葬, 他身上的钱一半被段父拿去打牌, 一半塞给了段母,当作段青的学费。
两手空空地来到这世界上,他走的时候,连一口薄木棺材也买不起。
家人都不在了之后, 留下段青一个小孩子,也没有去处。
那几天, 他一直待在这个小院里,饿了吃点剩下的窝窝头,渴了就从井里压点水出来喝。
没有人挤着他一起睡, 他反而还睡不着。大晚上,坐在小院里的泥土地上抬头看星星。
第三天, 窝窝头吃完, 段青不知道怎么做饭,蹲在炉灶前扒着锅底灰,凑合着往嘴里塞。
学校的老校长过来时, 看见的,便是这样一副场面。
她老泪纵横, 怜爱地走上前拥住段青,抚着他的头说了一大堆话。
段青饿得发昏,挣扎着小手往前伸,脑子里净是怎么填饱肚子,听不懂她口中说的那些东西。
就这样,老校长将他带回了学校,住在职工宿舍。
说是宿舍,其实就是办公室角落里拉了个帘,并排放着两张上下铺铁床,只有老校长和学校另一个老师在住,都是女的。
男女有别,她们将两张上下铺分开,中间又扯了个帘,老校长和老师住一张,他自己单独住一张床。
直到那个时候,段青才知道,原来段母当时和老校长在外面说话的时候,就已经为他安排好了接下来的所有。
她知道自己的离去会让段父生气,从而迁怒到段青身上,所以,她拜托了老校长,将段青接到学校去住。
当时她塞给老校长的,除了爷爷给的那几张用来当学费和书本费的毛票,还有她自己这些年一点一点偷偷攒下来的所有身家。
用来当作段青的住宿费和伙食费。
老校长告知他这些事的时候,慈爱地顺着段青的头发,告诉他:“你的妈妈其实很爱你。”
段青端着大瓷缸,狼吞虎咽吃着里面的清水面条,不明白老校长说的话。
很爱我?那为何不带走我?
最后一口面条下肚,段青擦擦嘴,问道:“那妈妈有说过,她去了哪里吗?”
老校长怔了一瞬,似是在思考这件事该不该和段青说。
但是转念一想,段父已经进了牢,即使将段母的去处说出来,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样想着,她告诉段青:“说是去了安市。你妈妈说了,她就在安大读的法律系。我们小段青也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到安大去,早点和妈妈团聚。”
段青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记下了这个地点,也记下了这个学校。
彼时的她不知道,这一句话,将埋下多么苦涩的恶果。
段青似乎继承了自己妈妈的一切优点。
头脑好,长相也不俗。在镇上读到初中,以全市最高分考到了市里最好的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