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律手掌紧按住她的后脑勺,不准她后退;他不留余地地扫荡、侵占,所抵之处皆是柔肠百转。
分秒被无限拉长,唯一的计时器是彼此的呼吸频率。
某家大人对小孩的一声怒吼划破了空气中的涟漪。陈念如梦初醒,猛地推开蒋律;对方双臂仍箍着她,“陈念,我们好好聊聊吧。”
“过段时间再说好吗?”她压根不想聊。
“过多久?”蒋律听不明白。
太乱了,陈念心乱如麻,“等你补够睡眠再说...你顶着黑眼圈来见我爸妈,的确没考虑周全。”
“我有黑眼圈?”
“嗯。”
“行,你说有就有。”他目光始终锁着她。
陈念退后几步,躲避他炽热的鼻息,作势要逃离让人难以招架的场景,“你快上车回家补觉。”
“好。”
她目送蒋律的车开远,没急着上楼。她脸颊还热着,鼻尖还残留他身上清冽的香气;该死,怎么就没忍住。
一切发生得过于突然,完全来不及消化,以至于手机响的时候她下意识接起。
“我回国了,找时间出来坐坐?”陈念木然地拿开手机,瞄了一眼来电号码,未知号码。
“是我,李焜励,这是我的新号。”对方解释道。
“哦哦,你怎么回来了?”
李焜励的导师受邀来沪上某知名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调研,作为导师最器重的学生,他自然得跟着。他调研实习的医院离陈念家不算远,前几天刚安顿下来,还没开始忙,便寻思着约陈念出来吃饭聊天。
陈念心不在焉地应着,心想着多半是一句客套话。结果对方真的在电话中敲定时间地点,问得她措手不及。
陈念自觉并没有和对方熟悉到要一年见好几面的地步,踟躇了几秒钟;对方没听见回应,以为信号不好,又问了一遍。
陈念不擅长拒绝,“明天吧,周末我没事。”
“好。”
“一起吃饭吗?”
“喝咖啡怎么样?”
“行。”
==
周末的咖啡小店挤满了人,日光晒得人暖洋洋的。陈念到得早,点了杯橘皮拿铁。晒干橘子皮特有的苦涩和清香混着醇厚的咖啡一道入嘴,一口口停不下来。
蒋律:【我睡醒了,你在干嘛?】
陈念:【和一位初中同学约了喝咖啡。】
蒋律:【好,玩得开心。】
陈念揣起手机,一夜过来,神思并没有变得清明。聊什么?怎么聊?算了,想不明白。
“不好意思我来晚了。”李焜励的声音拉她回神。
“没事,我也刚到。”
简单寒暄过后,聊天内容多半还是围绕着医学打转。这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今日尤其难懂,陈念忍不住打断:“美国怎么样?好玩么?”
“美国那么大,你说的是哪边?我对东部比较熟。”
“哦,我想问加州那边。”
李焜励顿了顿,这不是第一次听她提到加州了,“遗憾当年没去留学?”
她若有所思,“没有,最近要去开会。”
李焜励来了兴致,对话内容终于从枯燥的药物对比实验转向了更加生活化的美国见闻。无奈他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仅有的几次加州之旅都局限于学术探讨,并不能给出什么实质性的建议。
陈念不需要建议,她只想多听一些关于加州的事情。
“想什么呢?都出神了。”
“没什么。”陈念挪回眼神,抿唇笑了一下。
在这之后,李焜励又约了陈念几次:逛书店,看展览,喝咖啡,说是要趁着忙起来之前好好体验一下久违的城市生活。
陈念每每试图婉言相拒,最终又都碍不过面子前去赴约。
她其实并不排斥和李焜励的接触,可任她再有求知精神,也不想定期来一场深奥的医学讲座。
陈念将这一切归结为是李焜励荣归故里,急需找老同学叙旧。等到了林依那边,事情的发展方向就被定义成:一个书呆子想追妹子,最后只能不断用学术没话找话的心酸历程。
这样的胡话陈念听过不计其数,并没当真。
林依敲敲她脑瓜子,“我说真的,他就这么缺人陪?这种拙劣的追妹手段我见多了。”
陈念撇过脸,懒得再搭腔。
林依摇头晃脑:“我还是站蒋律,你别动摇,他更帅。”
“???”
林依不打算轻易放过她,“请问和小时候喜欢的人再接触是什么感觉?”
陈念这下倒认真起来,思考着什么,最后也不过吐出三个字:“陌生感。”
她对李焜励这个人的了解和喜欢彻底定格在了青葱岁月。她记得那时候内心因为这个人掀起的涟漪和悸动,记得他初中的喜好,也记得为了这个人做的一系列蠢事;却无法将现在的他和过去那个人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