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你的歌怎么都是我朋友圈里分享过的?”
“好听啊,我做了个歌单。”直白简单的叙述,甚至没有多余的语气词。
陈念撇过脸,唇角弯了弯,一手挡着前额的阳光,“哦。”
==
北美大陆独属于印第安人的地盘早已所剩无几,羚羊谷算是其中一个。谷里严格限制每天的参观人数,到了观赏旺季,更是一票难求。
蒋律选择跟团进谷,二人坐在敞篷大巴车后方一路颠簸,风沙迷眼,下车时两个人都灰头土脸的。陈念掸了掸毛发上的黄沙,前一晚刚洗的头瞬间出油,紧贴头皮。她心凉了半截:好丑。
谷内路窄难行,众人跟在印第安导游身后小心翼翼。每到一处观景点,导游都会耐心讲解如何巧妙利用角度和滤镜拍出绝佳美景。
蒋律大部分时候都在她身后护着,时不时也会补充几句讲解。他之前跟着老瑞前前后后来过不少次,热衷于捕捉不同季节下大自然的光影和流沙。
此刻光线斜射入谷,被凹凸的谷壁反复折射,如流水般变幻。陈念连连赞叹直至词穷,仰到脖颈发酸,敬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蒋律轻拍她肩膀,指着前方一个洞口,“跟我过去看看。”
从斜视角度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洞口,待走到正下方,才发现是一个心型。
还有比大自然更懂浪漫的吗?陈念眼里涌起一股潮热,“真好看。”
蒋律默默按下快门键,定格住陈念仰头凝望的瞬间;“以后还来,不同季节光线角度不一样,拍出来的色泽会有肉眼可见的差别。”
陈念扭过头看他,「以后」这两个字既像是承诺,又像是摸不着边的幻影。不舍的情绪迅速泛滥,她用手扇扇风:“好热。”
蒋律漫不经心抚着她的眼角,“开心点。”
导游的呼喊叫停了不合时宜的伤感,“我们原路返回,大家记得补拍照片。”
陈念深吸口气,故作轻松般走在队伍尾端,一抬眼便是他宽厚的后背,踏实。
“下午去马蹄湾?”陈念嚼着干巴的三明治,打起退堂鼓。
“嗯。”蒋律觑她一眼,“不可以反悔。”
“我想回酒店躺着。”
“...”
马蹄湾是一截科罗拉多河在亚利桑那州境内的U形河道,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从羚羊谷过去不过十五分钟的车程,下了车,陈念并没见到半点马蹄湾的影子,她左右环顾,暗自纳闷。
蒋律见她这幅模样,嗓音隐有笑意:“看到台阶顶端的亭子了么?马蹄湾在那。”他难得干起了忽悠人的“勾当”。来都来了,错过多可惜。
拾台阶而上,从蒋律口中的亭子步行至马蹄湾中心拍照点,步行至少还需要半个多小时。这一路土地泥泞,需要上坡再下坡,小道蜿蜒,游客们密密麻麻,弯着腰,像一只只兢兢业业的工蚁。
陈念望而却步,敲打着发酸的小腿肚:“我走不动了。”
蒋律递上一瓶矿泉水,“歇一会,这个点光线不如正午的好看,但也不逊色。”
陈念盘腿坐在地上,纹丝不动:“要不我在这等你吧?你去拍几张照片给我发朋友圈。”
“想得美,不然我背你?”耍无赖么,他也可以。说完作势蹲下,拍拍肩膀:“上来吧。”
激将法果然奏效,陈念脸一红,“谁要你背。”跑了。
蒋律举着相机,不断抓拍着旅途见闻和专属二人的瞬间。
他完全不后悔夏天奔赴沙漠的决定,骨子深处的浪漫基因频频作祟:天大地大,大自然是最好的见证人。
陈念走不快,拖着步子气喘吁吁的。蒋律在她身侧,一开始只是虚揽着她,在她几次三番踩进泥坑之后,索性牵起她的手,十指紧扣:“牵着,怕你崴脚。”
“哦。”
正如蒋律所说,一天不同的时间段,马蹄湾的景色也不尽相同。
他们错过了正午的一湾碧水,光线变幻,这会河水开始慢慢映射出四周岩壁的颜色,深邃而富有魅力。
蒋律始终牵着她,偶尔会加重力度带她绕过泥洼的土坑。
胆大的游客们坐在悬崖边,各式摆拍。蒋律走到一处,停下脚步,“就在这拍?前面没有围栏,很危险。”
陈念早已力竭:“我不拍照了。”
“那怎么可以?”蒋律不依,脸和她的贴到一起,照了几张傻傻的合影。
其中有一张,蒋律直视镜头咧嘴笑;陈念则撇过头,昂着下巴看他,眼角溢出藏不住的笑意。
陈念一张张翻:“前置镜头拍照不好。”只能定格表情,却不能照下动态场景 - 很像二人的关系,注定会在一刻戛然而止。
蒋律没听太明白:“像素太低?下次找人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