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她的家啊。
是她和许俊生生活了十多年的家。
高中毕业前,她回过四月镇,问邻居要了号码,在国外多年,她也曾多次给邻居打过钱,让他帮忙收拾下家里,可谁曾想,她的家会长满藤蔓,结满蜘蛛网。
她回头看了眼对面的栀子花园,才发现,连栀子花园都已枯竭。
许愿跑到马路上,随便拉住一个行人问道,“请问,这片栀子花园的主人呢?”
那人叹了口气,“这家主人啊,前年就去世了。”
她的眼里染上雾气,双手颤抖。
每年送她花的叔叔,都已经不在了吗?
她蹲在地上,绝望地哭泣。
上次回来得知卖菜的阿婆离世,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是叔叔给她送来一把栀子花,笑着说,“鸢鸢,生老病死再自然不过,他们只是回到了本来的世界。”
许愿睁大眼,看着叔叔和蔼的脸,接过栀子花,说了声谢谢。
叔叔摸了摸她的头,跟着她一起蹲在墙角,指了指漂亮的栀子花园,说道,“花开花落,谁也逃不过自然界的规律,但离开的人,如果有人能记住他,就已经圆满了。”
想不到,再次回来,离开这个世界的,竟然是养花的叔叔。
许愿到镇上买了两束菊花,黄白相间的鲜花,温暖绽放。
白色代表哀恸。
黄色代表绵绵不绝的怀念。
她走到墓园,一束搁在了卖菜老人的墓前,一束搁在了养花的叔叔墓前。
微风拂来,吹起她的长发,她孤身一人站在风中,眼泪模糊了视线。
那些参与过她过去的邻居,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走得静悄悄,就像他们来这个世界时一样安静。
这个温暖寂静的小镇,因为有了他们的笑容,才变得如此耀眼。
可没了他们,许愿的世界就像是那束菊花,少了黄色的一簇,只剩下无尽的苍白。
她将手指掐进肉里,无声哭泣着。
她抬眸,看见墓碑上的阿婆遗像,她微笑着,就好像是那天骄阳似火的午后,满头花白的老人坐在陈旧矮小的板凳上,将一小块冬瓜装进袋子里。
然后又抓了几把青菜,递给许愿,笑着说,“鸢鸢,香菇有营养,回去弄点青菜炒香菇,好吃又长身体。”
那样一个温暖善良的老太太,最终长眠在此。
许愿红了眼眶。
这个世界,她得到的温暖不多,所以才记得格外清楚,清楚到,阿婆的眼角微笑的弧度,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第55章 白色鸢尾
离开墓园, 走至月塘路十七号。
门口堆积了不少木头,甚至还有石头堆,枯柴树枝, 和周围郁郁葱葱的绿树, 像是两个世界。
许愿弯腰,她今天穿了条白色长裙,她拂开裙摆,蹲下,将那些木头枯柴逐一捡起,扔到门口的垃圾堆旁。
回到院子里,她的小木凳四脚朝地躺在地上。
那个木凳很旧了, 因为长期在外面风吹雨淋,早已褪色。
许愿捡起小木凳,推开门, 往院子里走去。
院子里荒凉一片, 杂草丛生, 甚至还有死老鼠的尸体。
许愿看了眼,愣了下, 拿起一旁的扫帚清扫, 扫了许久, 院子里才干净些。
屋内的门被撬开,随意一推, 门就开了。
许久未见天日, 阳光照进屋子里,灰尘满天飞舞, 许愿忙从包里拿出口罩戴起来。
她眨眨眼,刘海下的双眸, 泛起泪花。
她蹲在地上,抱着小板凳,无声哭泣着。
年少的日子早已过去,可那些快乐的时光,却难以忘怀,这里有许俊生给她编制的童年梦,可如今,早已千疮百孔。
屋子里父亲做的手工,被翻得到处都是,父亲给她做的纸鸢,甚至已经断了根尾巴。
许愿蹲下,将纸鸢捡起,放在了桌上。
桌上,父亲做的杯子,也布满灰尘,里面甚至生了蜘蛛网。
许俊生是个天才木工,他做的手工制品,如果放到现在,都能挂在网上卖个好价钱了,可是那会儿穷,只能在工厂靠苦力谋生。
他这一辈子实属不易。
许愿将父亲的手工制品找了个柜子放了起来,双手布满灰尘,她皱了皱眉,走至水池边,打开水龙头。
水龙头生锈,难拧,许愿使出吃奶的劲儿,才拧开,过了许久,涌出水来。
不过由于水龙头早已生锈,涌出来的水都是红色,许愿站在生锈的水池边,看着红色的锈水,流干,直到涌出干净的水,她才将手放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