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473)

作者:舍自不甘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太子听着宫人的传话,先与妹妹对上眼,转头叮嘱长庚身边的内官,让人带着长庚下去休息。

姬宴平跟着看了一眼,说:“从前长寿也在,两个作伴会精神些,如今她有些孤单了。”

玉照有着长达二十七个月的孝期,暂时是不能出来与姊妹一起吃喝了。因着姬赤华和玉照的交情,往日长庚长寿总是形影不离,而今长庚独自一人出入宫廷,虽少不了伴读陪伴,但叫长辈们看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从前皇子是不读弘文馆的,都是各有师傅侍读侍讲。我们两代不同些,但依我看,早晚得各归其位,或者与宗室子一处教养。”姬宴平的意思很明显,她认为长庚和其她弘文馆崇文馆的学生是不同的,不该同处一室受教。

姬无拂对姪儿就学的地点不做表态,在她的观念里,当然是上学馆更好。学馆就读能让长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即使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她的下属、甚至妾臣,姬无拂也不认为合在一处的课堂会让妾臣的孩子“带坏”长庚。但是适当的神秘和距离,确实是会便于管理。

虽然拿不准姪儿的教育问题,但后院男人的事姬无拂还是能做主的。隔日,回到秦王宅的姬无拂先点了人去安排后院十来个男人的日程。

面相刻薄的力士昂首站在诸美人面前宣布:“男人当学‘温良恭俭让’,其中勤俭最为重要。今后要验工,食事每日验一次,衣事三天验一次,细工五日验一次,粗工每月验一次,每月须做成女鞋一双。而男人的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以免因穿着招摇招祸①。”

第250章

姬无拂的安排, 秦王府的属官只能遵从,每日定时定点地检查后院男人的行事。姬无拂是不缺这份衣食的,但秦王府人多, 总有人吃用, 也算是省下一笔支出。

家财丰厚归丰厚,该节省的也是一分不能少。

年初皇帝做主升迁了一批官吏, 姬无拂合计着, 刑部尚书年老致仕, 孟予也该升任刑部尚书了, 结果并没有。姬无拂走进衙门后,发现她的位置换到了刑部尚书的屋舍。看着小吏乐呵呵搬上厚实的一沓卷宗, 姬无拂眼前一黑, 不敢相信后头的日子要怎么过, 她得多久才能适应刑部尚书的忙碌生活。

幸好,很快孟予就挺身而出,接过了这些卷宗, 其他刑部官吏并无异议。在众人看来,以孟予和秦王的亲近关系,刑部衙门内今后肯定是以秦王为尊, 孟予主事。

徽猷殿遣了舍人来问候,说了几句皇帝关心的话, 坐实了姬无拂无刑部尚书官位、有代理之权的处境。

姬无拂送走了舍人,回到孟予身边,好没正形地往席上一坐:“孟妈妈教我,我该做些什么?”

孟予张口就是《疏议》之序言:“皇帝以上圣凝图, 英声嗣武,润春云于品物, 缓秋官于黎庶……①”

姬无拂靠在孟予肩头,忙打断没尽头的长篇大论:“这些都是《疏议》里写明的,我都倒背如流了。可别再说了,说点今天的事,我先学点什么?”

孟予无奈地放下手中笔,道:“秦王年岁渐长,威仪不能失,快快起来做好。今日是开年头一日上衙,任谁都是要先清闲两日,再论正事的。如果我所料不错,这两日里,秦王府收到的礼物都堆满库房了吧?”

姬无拂嘿嘿直笑:“我全都登名造册,上送左藏库了。我又不缺那份财帛,要他们的进献做什么。”

孟予便笑:“那我今日就先告诉你怎么受礼,总归是少不了的。”

刚才说不收受礼物的秦王,立刻坐直改了口风:“孟妈妈说的肯定有道理,我会好好听着的。”

孟予就给秦王讲了些官场上惯常的规矩。这不是皇帝定下的律法,也不是大自然定下的法则,而是上千年的官场中人与人心照不宣地传下的规矩。

“鼎都有一家清雅的书画斋,是巨富王家的产业,办了将近三十载了。如贡生科考前、历年进士、旧员铨选此类时候,总有人要上门去买一幅书画。最妙的是,无论千金万金,只要掏得起,店家总有合适的书画供给。”

姬无拂回过味来:“贵的不是这书画,而是这上门客掏的财帛,书画定是能叫人一眼就分明价位。这头送了画,转头就有人拿着画再卖回给书画斋,不声不响地就贿赂了。清雅,果真清雅!”

连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出来,当真是为了行贿无所不用其极了。比起古人的百般手段,后世之人拍马不及。

姬无拂记性尚可,歪头想了半晌:“我记得府宅受到的拜年礼中,几幅书画具是前朝名家所作,应当不归此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