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阳寿换的公主命(311)

作者:舍自不甘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姚蕤坐到阿四面前, 不必再看账册, 轻易将内容复述一遍,而后苦笑:“四娘, 再这样下去, 我们可就吃不起米粮了。”

阿四合上账本, 目光呆滞:“怎么会呢?前两天我看库房里粮食堆积如山。”

“那是谢大学士准备的,即日起,老裴相要从账上抽走部分算饭钱的。”姚蕤摆着手指给算, “除此以外,还有先前农人的用具、衣食、管事外出联络时的花销、今日商贩停留的嚼用等等加在一块儿,我们快要养不起人了。”

“就算是这样, 我们账上的花销也是不对劲儿的呀。”阿四拿着薄薄的账册,恨不得把它丢进火盆烧去, 不敢相信自己忙活大半年就是这样的成果。

这要是回到太极宫,谢大学士不得笑话她一整年!

姚蕤从小就接触账本,非但大母是行商好手,母亲也是户部侍郎, 家学渊源,断然是不能让自己在这上头出错的。她提醒道:“白日里, 四娘一人发了一匹绢,这大头都发给农人了。这倒没什么不好的,就是我们手里的财帛还需再多做计较。或许得再卖出去一批棉花,才能支应后半年的开销。”

因阿四白日随口送出去的八十三匹绢布,再加上请工匠的费用,一来二去,卖棉花的大头都搭在里面了。

这实在是怪不得人,阿四只能接受现实。

阿四将账本推还给姚蕤:“那过几天再卖去一批棉花吧,至于粮食,老裴相收费也随她去,不过我们也得多做准备,趁着过些日子新粮出仓,带人去多买一些回来,猪羊崽子也买一些。唉,这些我是难弄明白的,反正让管事带熟手的农人出门去看着办吧。”

姚蕤应下,反过来安慰阿四:“四娘别太担心,大不了今年先过去,旁的来年再说。”

管事是谢大学士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面对几个小主家的命令,从不做任何意见和建议,照例平静地接受了阿四想一出是一出的命令。管事走进剥棉籽的屋子,招来三个自告奋勇圈养过牲畜的农人,问起蓄养猪羊的事,三人商量说:“庄子里的都是好粮食,哪里舍得给猪羊吃,倒是棉花留下的叶子,瞧着应该是喂羊的好料。”

管事一字不落地将原话告知阿四,阿四听完就说:“那就养羊吧。”

从前的布庄还会将部分棉籽榨成油,但这回阿四就不费那个闲心思了,吃用都不够的情况下,实在没必要再去雇佣榨油的匠人。

管事带着农人往临近的村子里买了三对小羊,在农庄角落圈了一块地,扎上篱笆,放水盆木槽,搭了个草棚。阿四和两个伴读都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小羊羔,站在羊圈外看了半天。

王诃说:“瞧着怪可爱的,不能再看了,否则来日我怕是舍不得吃。”

这话有道理,阿四和姚蕤跟着一起离开羊圈。

秋日里,除了储备过冬的粮食,取暖的炭火和保暖的衣物被褥也是很紧要的。

阿四估摸时间,冬天自己和伴读们都已经回家,农庄里大概只有农人们在,因此不必准备太多。而剩下的财帛也不足以购买足够百人使用的炭。

这回,王诃问过农人的看法,允许她们自己挑时间外出砍柴、购买布匹,准备过冬。

阿四观察农人准备用来御寒的东西,竟是收集废纸,制成纸衣、纸被。用纸张抵御寒冬酷暑,多少有些超出阿四的想象了。

面对农人真诚解释纸衣的保暖时,阿四瞠目结舌,当即就要把剩下的棉花通通发给农人保暖……

这回,王诃及时拉住了阿四的腰带,接过话头:“我让人去还些麻布回来,只穿纸衣容易淋湿破碎,多一层外布也是好的。”农人纷纷谢过。

走出农人的住处,阿四谢过王诃的提醒,苦恼道:“她们往年是这样过的,想来应当没问题,可真叫我眼睁睁看着她们穿纸衣,又良心不安。但是,我们的财帛确实不大多了。”

“我们剩下的棉花也不够多了。”姚蕤叹气,“新打好的织布机试用一段时间了,耗去不少棉花。本来就不剩多少了,现在那点儿棉怕是不足以让每个农人都添一件棉衣。”

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不能人手一件,这棉衣怕是不发更好。

王诃附和:“昨天还在和管事说,有余钱就给庄里买些常用的药材,惯常用的药方备着。今天又想到衣服的事,这钱怎么也不够花。”

仅仅只是关照农庄上下人手的衣食住行,就让三人焦头烂额,难以想象主理一县、乃至于主政一方的刺史该是多忙碌的生活。

发完牢骚,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

阿四厚着脸皮找到老裴相,想要借点儿钱粮:“总不能让我看着她们有人饿死冻死吧,今年先赊一笔给我,来年我照三分利还给裴先生。”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