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希雨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得进话,回去重新开会评估逸柠项目。
趁着项目暂缓的时间,程希雨说换换脑子,来逸云转转。
当天晚上,周小谜在房间,盘腿坐在床上,打开笔电,看明天的会议资料。
这台笔记本确实不行了,实在太卡,打开个文档都要半分钟。这台惠普是高考后,妈妈陪她去电脑店买的。两人对电子产品一窍不通,自然被很宰一顿。又重,又卡,还丑,简直一无是处。
周小谜合上电脑后,心烦意躁,嘀咕道:“算了,还是用手机看吧。”
“学妹,想换电脑吗?”宁妙璇说,“可以买Macbook,对于我们来说挺适合的,又轻又好看。”
周小谜看了一眼,“挺贵的吧。”
“还行,一万不到。”
周小谜想了想,算了。生活费都是妈妈按时转过来的,她没有主动开口向家里要钱的习惯。超出自身能力的消费,她承担不起。
睡觉前,周小谜特意控制自己不去看微信,把新消息提示也关了。明天有整整一天的议程呢,要养足精神做事。可人是骗不了自己的,她一有心事就睡不着。
总得看一眼才放心。
看了之后才死心。
深夜12:18,周小谜侧躺着,用被子盖住,看了眼微信——依旧没有新消息。她放下手机,她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难过。可是为什么眼泪流了出来,她也不懂。
第二天醒来,周小谜眼睛里有一些红血丝,干得难受。她看酒店楼下有一个小药方,便在吃完早饭后,赶在会议开始前,买了瓶眼药水。
今天的讲座是班课,学员不分组。宁妙璇去架相机设备,准备全程录像;周小谜则组织签到,负责早上的会议记录。
对于她们学生来说,参加这样的培训,即是工作,也是学习的机会。学生为导师做一些杂事,是一种“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进入学术团体文化实践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打杂”的活,新手得以从多元的、多样的互动中逐步理解并认同共同体的价值观、意义解释系统、经验库和话语体系。
因此,对于这样的机会,她很珍惜。周小谜自己很认真做着笔记。
第27章 委屈
中午在餐厅, 周小谜看见程希尧了,他和林博华坐一桌。她绕不开,只能乖乖打招呼, “林教授、程教授好。”
问完好就赶紧开溜。
“不是本科还没毕业的学生么?”程希尧问, 一般这种项目带的是硕博研究生较多。
“准备考研呢。”林博华道, “是个好孩子,要是报本校的话我就收了。”
“嗯。”程希尧应一声。是好孩子, 表面看着是乖。
程希尧下午讲座的主题是:“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从社会学的视角诠释”。
周小谜坐在会场角落里,摊着小笔记本, 准备认真听讲。她对程希尧的讲座, 很期待。之前在知网搜过他的论文, 太学术化了,对她而言,有些晦涩难懂。程希尧的讲课风格是更为直白的, 深入浅出。
如果所有教授都像他一样迷人, 世界上一定多很多热爱学习的大学生。周小谜心里想。
“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主题集中在教育与文化资本、特殊教育社会学、教育与中产阶级、阶级与性别、阶级再制与符码控制等五个方面。今天与各位在一线实践工作的老师一同探讨, 从幼儿园到高等教育整个教育阶段, 中产阶级的父母在教育中保持和延续阶级优势的方式……”
“选择是一个新的社会装置,通过这个装置社会阶层纳入了教育的不平等……”
程希尧的声音很有磁性, 说话的节奏缓和。他用富有技巧的断句, 时机恰当的解释,使你听明白他到底在阐述一件什么事情。
他无意间扫视到会场角落, 小姑娘托着下巴, 眼神专注地望向他。视线一交汇, 她迅速低下头去, 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
讲座结束后, 有二十分钟休息时间, 之后是讨论和问答环节。
“小谜,给老师们添点水。”宁妙璇提示,她正在飞快地整理会议记录,为写简报做好准备。
“哦,好的,学姐。”周小谜赶紧起身,去后门柜子上拿水壶。
周小谜绕着长桌,挨个给老师们添水。她怕开水外溅,格外小心。
“程教授,给您添点水。”周小谜说。
程希尧自己带了一个黑色的保温杯,不过他不养生,不喝茶。他在美国养成的习惯,爱喝冰水,平时一般靠冰美式提神。
“谢谢。”程希尧看她提着水壶,来都来了,便拿了面前的纸杯给她,“倒这儿吧。”
周小谜动作并不娴熟。水壶中灌满了热水,有点重。她先将纸杯拿到自己一侧,倒好水后小心翼翼地递过去,程希尧接过时,她的脸正在他的肩膀一侧。眼睛很肿,还有红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