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傅先生只是看着没有温度,其实是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好人。
每年都会给庙里捐许多烟火钱,做了数不清的慈善事。住持说他还以南恩寺的名义创建了许多所学校,资助了无数山里的孩子。
很多有钱人来庙里对待他们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看不起这里的人,又非要来拜他们的庙。
傅先生却不是。
他与他们说话时虽然冷,总是温和耐心的,待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格外虔诚。
他喜欢坐在他们寺里的许愿树下发呆,有时候坐着坐着就靠着那棵年龄不知道多大的树睡着了。
有一次下雪了,他只穿着一件大衣就睡着了,被住持叫去寻他的小沙弥找到时身上已经落了一层雪。
头发,睫毛,衣服都染上了白色。
那场雪很大,他发了很重的烧,足足一个礼拜才好。
寺里没有手机,与外界的喧嚣人世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小沙弥们并不知道傅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也不知道他娶妻了。
没想到,今年他竟然带着妻子一起来了!
傅先生的妻子看上去也是一个美好善良的女孩,像傅先生一样。
小沙弥心里想。
姜泠只是困,但睡得并不沉,听到隐隐约约的说话声,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下意识先用手摸了摸嘴角。
没想到自己竟然在路上睡着了,她有些懊恼。
随即感受到拖在自己大腿上的手微微收紧了一下,姜泠看见男人嘴角微微扬起的弧度。
傅砚舟知道她醒了。
她悄悄看了眼走在前面的老住持和小沙弥,贴在他耳边小声抱怨,“到了你怎么不提前把我叫醒呀,哪有来寺庙的路上还睡觉的……”
怕是容易给寺里的僧人留下不诚心的印象。
傅砚舟说,“没事。”
“那你快放我下来,我跟你一起走。”姜泠抿了下唇,身体贴着他,声音不太自在。
本来上山的过程中她提了好几次要下来,怕他累着,奈何傅砚舟怎么也不肯放下她。
他的后背真的很宽厚稳重,是光用目光去看,打量或者想象无法体会到的,让人能够获得许多安全感,可以安心的放空大脑。
她趴着趴着就犯困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傅砚舟没看她,却也没听话放下她,他压低了声音,笑着调侃,“就快到房间了,你现在下来岂不是更尴尬?”
“……”
姜泠又觑了眼前面的老住持,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于是乖乖任他背着不动了,说那你别拆穿我,让我露馅了,开始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寺里的环境。
这是一处不那么新的寺,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即便是近几年因网红带动游客打卡在网上火了,得了不少香火钱,也没有翻新或者重建过。
粗壮的树,青灰色的地砖,随着他们往深处走,路过了一座金桐色的尖塔,看着有些古旧,是那种经过多年风吹日晒的旧感。
寺里的每棵树上都系着很多红色的长方形细条丝带,丝带随风飘动,能捕捉到上面的金色字迹。
风一吹,无数根金红色的带子飞舞着,发出沙沙的声音,远远看去格外的漂亮。
听说南恩寺的树很灵验,捐了香火钱,就可以得到福气带,也可以去许愿树下许愿。
第210章 傅总:佛祖说做最真实的自己
红色能给人带来好运气和好心情。
这些约摸都是来这里打卡的香客们挂上去的。
暗棕色的窗格,通往大殿的两边支撑着两根菱形的石柱,能看到殿中有前来祈愿的香客跪在蒲团上。
从踏进南恩寺开始,梵文就一直在耳边吟唱着。
那么远处应该就是正殿了。
姜泠悄悄打量着周围的目光微微扬起,看向前方。
正殿的门楣上由右至左的写着“灵法殿”三个金色的繁体大字,令人不自主地心生肃穆。
元旦这两天寺里没有那么多的香客,只有零星不多的人影儿,院宇中穿着僧衣的小沙弥打扫着院落。
他们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
但路过时,都会很敬重的同住持打招呼,也对傅砚舟称上一声“傅先生”。
能看得出来,年纪不大的小沙弥们都认识傅砚舟,并且很喜欢他。
这个场景很熟悉。
姜泠心中有种奇怪的感觉,很微妙。
好像在梦里,或者记忆的深处,她曾踏足过这里。
可南恩寺并不是一直热闹。
它的香火气只是几年前才突然火起来的。
它的出现甚至都很突然,在那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藏在偏僻山间的寺庙,隐秘低调。
这里的僧人不多。
除了住持和几位年龄大些的僧人外,姜泠看到的几乎都是年纪不大,十二三岁左右的小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