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老大脖子一缩,讪讪道:“关堂主考虑的是,还是把他扔了罢,免得死在船上晦气。”
少年水淋淋的脸,俊秀异常,衣料上繁复缠绵的卷云纹似一片片鱼鳞。蒋银蟾怔怔地,痴痴地将他望着,听了船老大这话,回过神,挑眉道:“扔了?我辛辛苦苦捞他上来,谁敢扔他,别怪我不讲情面!”
关堂主眉头紧皱,未及言语,蒋银蟾看住他,柔声道:“关叔叔,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有分寸,不必担心。”
目光一转,找到人群里看热闹的俞大夫,道:“俞大夫,你还愣着做什么?赶紧过来救人啊!”
俞大夫忙不迭地迈着两条短腿上前,剥开渔网,帮少年排出腹内的积水,叫人抬进一间空着的舱房。蒋银蟾跟着进来,站在床边,见俞大夫解开少年的衣扣,一个金灿灿的盒子从他怀中掉出来。
这盒子纯金打造,一面用宝石碧玺镶嵌出一枝花,花瓣深红浅红交错,枝叶碧绿,蕊心金黄,像是茶花,一面刻着太平有象图,四周折沿处布满卍字不断纹。北辰教虽然有的是金银财宝,蒋银蟾却不曾见过这样精致的物件,想知道里面有什么,摆弄半晌,打不开。
僮仆拿几件衣服替少年换上,蒋银蟾摸了摸他冰凉的脸,心想这江南果然人杰地灵,随手捡到的小郎君便有天人之姿,那毕三公子该是何等绝色?
思及此,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姑苏毕家一睹三公子真容。
第二章 毒蛇伴美人
这日午后,船到了苏州,停靠码头,蒋银蟾带着关堂主,俞大夫,侍女僮仆四人,十六名教众,还有日前救起的小郎君上岸,其余人留在船上。
小郎君尚未苏醒,不知叫什么,蒋银蟾给他起了个绰号,鱼美人。
一行人进城,在碎锦街上拣了一家大客店住下,店主见他们人多,指派房头,堆放行旅,十分殷勤。蒋银蟾将鱼美人安排在自己隔壁,两个侍女打开箱子,取出被褥替她铺床,又拿出茶具,借着店家的炉子烹茶。
蒋银蟾道:“关叔叔,你派人去探探毕家三公子的行踪,我想见他一面。”
关堂主道:“毕家与我们素无来往,见他做什么呢?若被他知道大小姐的身份,可就麻烦了。”
蒋银蟾道:“我听说他是江南第一美男子,想看看他究竟有多美。你放心,我不跟他说话,他不会知道我是谁的。”
关堂主算是看明白了,她跟教主一样好色,怕她见了毕三公子,色迷心窍,什么都忘了,便劝道:“我见过毕坤,他那个样子能生出多俊的儿子?这江南第一美男子的名头,多半是毕家花钱买来的,名门世家就爱干这种事。与其看毕三公子,还不如看看江里捞上来的那小子,他不是也长得蛮俊嘛!”
蒋银蟾道:“万一毕三公子名副其实,长得比他还俊呢?来都来了,不看岂不是亏了?”
关堂主拗不过她,叹了口气,派了两个人去打探毕三公子的行踪。毕家人多口杂,三公子出门总是跟着一串人,行踪不难打探。派去的人回来说,明日一早,毕三公子要和朋友去寒山寺进香。
寒山寺建于贞观年间,自从张继题了《枫桥夜泊》一诗后,名声大振,香火不绝。清晨寺门刚开,便有成群的香客涌入,蒋银蟾和杏月坐在马车里,马车停在山门外,静候毕三公子的到来。
不多时,一名教众骑马飞也似的跑来,下马走到马车边,拱手道:“大小姐,点子来了。”
点子是江湖上的黑话,代指跟踪的目标。蒋银蟾透过车窗,看见一伙骑马的人驰来,为首的年轻公子穿着锦绣蓝纱道袍,顶冠束发,冠上镶嵌明珠,面如玉,一双眼在幽蓝昏昧的天色中亮若星辰。他胯下的坐骑遍身雪白,身高腿长,神骏非凡。
这富贵逼人的气势,应该就是毕家三公子毕明川了。蒋银蟾注视着渐行渐近的他,美则美矣,却没有见到鱼美人时的惊艳之感。
“杏月,你说他和鱼美人谁更美?”
杏月想了想,道:“他若去了这身装扮,被淹得快死,一定没有小鱼公子那么美。”
蒋银蟾点点头,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珠光宝气都是障眼法,绝境之中方见美人本色。”
说话间,毕明川等人下了马,说说笑笑走进山门。蒋银蟾也带着杏月下了车,进寺游览。
寺内焚香礼拜的妇人扎堆,无不被毕明川的美色吸引,或是在角落里偷窥,或是在他面前走马灯似地转。后者中有个紫衫少女,娇艳出众,毕明川只对她笑了笑,她俏脸一红,疾步转到佛像背后去了。
毕明川的同伴用手肘捣他,笑道:“方才那位紫衣美人大有意趣,你不去问问她是哪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