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路上她就扔了手帕和毒蘑菇,原本惦记着回家洗手,谁知路上碰到了和她处得好的姑娘,两人说了会儿话,忘了手上沾了毒蘑菇汁的事。
袁锦想说豆腐有怪味,见弟弟吃的正香,又觉得可能是这坏种故意拿了个不好的给自己,狠狠瞪了弟弟一眼,哼声道:“我先回屋了,饭做好后叫我!”
话落,气呼呼的走了。
袁弟弟一脸懵逼,怯怯地道:“阿娘,姐姐生气了?”
袁氏望着袁锦的背影,脸上流露出苦笑。
自从当家的把她接回来,她哪一日不生气啊!
袁氏心中叹气,轻哄儿子,“你姐姐心情不好,你别去惹她,去玩儿吧!”
袁弟弟应声,又拿了块豆腐,转身跑出家门。
……他就喜欢找大鹏他们,家里一点也不好玩。
袁氏看了眼女儿紧闭的房门,无奈苦笑。
想起从前——
过去绥州的百姓靠天吃饭,如此艰苦。
那年闹水灾,将收的庄稼全淹完了,家家户户没粮,为给女儿一条活路,袁家夫妻求一户条件好的人家收留袁锦。
当时说,哪怕让女儿为奴为婢,他们夫妻都毫无怨言,只要给孩子一条活路!
袁氏夫妻托付的那家人是心善的,看两夫妻可怜,遂收下了袁锦。
明面是买来当童养媳,实则在袁锦及笄后从不曾提及此事。
更甚至在家里好起来后,还让她随家里的老大认了几个字。
今年袁家借竹溪村的东风起来了,还了外债后,袁家夫妻手头宽裕了,找上那户人家送了好些谢礼。
那家人见袁家知恩图报,觉得这家人可交,之后两家人就像远房亲戚一样开始走动起来。
上个月,袁锦一言不发地背着包袱回来。
女儿回来,袁家夫妻自然欢迎,还叮嘱儿子好好对长姐。
然而,儿子懂事,才回来的女儿却冷淡的很,像是谁也不想搭理……
袁氏想到越来越沉默的儿子,心疼的很。
多想无益,袁氏拿着篮子去门口的菜园子摘菜了。
屋里。
袁锦躺到床上,没过一会儿肚子疼起来,恶心不已,浑身无力。
短短时间,难受到脑子都不那么清楚了。
“救——救命!”她大声喊。
袁锦以为自己很大声,其实声音都没传到院子去。
她难受的厉害,哗啦一声,吐到窗边。
吐完后,愈发无力。
连喊的力气都没有,胳膊垂落,晕了过去。
一直到了吃飧食的时间,袁家人一直没见到她,心里纳闷儿,这才找上她。
敲了敲门,没人应。
袁氏推了推门,好在门只插了一点,稍稍用力一推就开了。
一开门,先闻到一股臭哄哄的味道。
“锦儿,你在屋里干什么呢,怎么这么臭?”
问着话,她看向床边,身穿白色里衣的袁锦趴在床沿,头垂的很低,床边是让人头皮发麻的呕吐物。
第487章 我没办法
袁氏感觉到不对劲,忙上前扶起袁锦。
“锦儿!”
“锦儿,你这是怎么了?”
袁锦找的蘑菇相当毒,她虽只沾了一点点,可就那一点都能杀人了。
她之前的恶心呕吐和无力的症状都算轻的。
眼下过去一个时辰,这会儿她早已陷入深度昏迷,早就醒不过来了。
袁氏见女儿没有反应,慌的脸一变,忙放下袁锦,踉跄着出门,“相公,快去喊郎中,锦儿晕过去了——”
男人一听,扭头就出了家门。
不多时,袁锦昏迷的事传遍了村子。
沈柔都听说了,“袁锦晕了?她早上不还好好的吗。”
苏夫人一向信奉与人为善,算计他人终会得报应。
知晓了袁锦昏迷的事,她脑海不由闪过报应二字。
“……所以说啊,人就不能做亏心事。与人为善,福报才会如百川入海一样的凑拢到你身上。”
沈柔受教的点头,“就像我二伯娘和二伯,他们好心捡回念姐儿,并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养大,所以才越过越好,这就是积攒的福报。”
“对!”苏夫人笑着,“这不是福报又是什么呢。”
…
沈家。
李秀娘问了很多她关心的问题,恨不得连沈念一天上几回茅房都问出来。
刘肃好脾气地回答着。
大小姐在中都可是搞了不少热闹事,怕是没几个人不知道。
沈二听娘子问题逐渐离谱,拉了下李秀娘的胳膊,止住她的话头。
看着刘肃,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
“她娘从没跟念姐儿分开这么久,有些想她了,让刘兄弟见笑了。”
刘肃笑呵呵的,一点也不在意被拉着问问题。
“大小姐也惦记着你们呢,我来的时候大小姐可是嘱咐了我好些事,要我提醒你们记得保暖,好好保重身体,她来年春就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