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煦留了个心眼,一一去查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结果她就发现了很有趣的事。
这次过来竞标的公司,一部分是季家和许家有参股的,还有一些是刚成立,或者成立不久但口碑不错的。
第78章 你选择我
刚刚成立的小公司, 就有信心来竞争她们公司的供应商评选,以苏煦工作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 这里面要是没有水分,她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写。
苏煦认认真真调查了详细的数据,最终摸出来了门道。
竞标的公司里,有七家小公司是顾凌云掌控的,有三家稍大的公司则是季宁微掌控的。
很明显,顾凌云打算用数量优势分走蛋糕, 而季宁微只是希望可以打开一个缺口,让自己手底下的公司进入这个圈子。
两人的诉求不一,选的公司也不一样, 季宁微手下的全是一些次加工组装类的,看似不赚钱的公司, 顾凌云选的公司则是以出卖精尖设备和后续服务出名的。
按理来说,季宁微管了几年技术, 顾凌云管了几年销售,季宁微投资的应该是技术公司,顾凌云是加工公司才对, 但就是这样的反差, 才让苏煦真正认识到了两个人的智慧。
两个人不约而同选了和自己不太相称的公司类型来参与竞标, 对那些没有详细去查公司股东的人来说,会猜测技术公司可能会是季宁微的,而加工公司的实际控股人不好猜测,很多人会倾向于总部某高层, 不会轻易猜到真正的投资人。
顾凌云是想借季宁微和她爸的势, 混淆视听,季宁微想的则是借总部高层的势, 直接让那些有心人不敢打听。
两个人都太狡猾了。
这次要选的供应商有九家,其中季家和许家各自控股的公司各占三家,剩余三家的名额,就要从季宁微和顾凌云控股的公司里选。
其他同事没有苏煦这么多的心眼,看见加工公司的报价低,加上公司确实需要一些加工公司帮忙做东西,就打算把名额全都给季宁微的公司。
写的计划案上都是加工公司。
苏煦见了,犹豫笑说,“我们公司用的高精尖设备越来越多了,不如多选点技术型的吧。”
她们是一个组的,同事坚持己见,不打算改他的计划案。
相比起加工公司,技术出身的苏煦对科技型公司了解得更多一些,而且,随着她慢慢接触核心,也越来越清楚,想要掌握更多权力是多么难的一件事。
季宁微本就在权力核心,需要她这个小喽啰发挥的地方不大,但是顾凌云就不一样了,她苦心谋算,身边很少有同行者,撇开感情,单单从合伙人的角度来说,如果选择顾凌云,后来得到的利益一定会比季宁微多。
说实在话,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了,她不想半途而废,经历了季家的事,她更不想坐以待毙,与其等着被人家耍得团团转,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把权力握在自己手里。
出于这样的考量,苏煦想了又想,另外自己做了一版方案,选了两家科技公司一家加工公司,交给了采购经理,犹豫了片刻后,自己又用邮箱秘密抄送了一份给顾凌云。
采购经理当然也不傻,苏煦调查得出的情报,她自己用点心也能调查出来,但她和季宁微比较亲近,觉得比起以后在顾凌云这个许家儿媳手下工作,还是跟着季宁微这个二把手的接班人更有前途。
于是她采用了那个同事的方案,在他的基础上,把加工公司减了一个,改为科技公司,选的供应商就变成了两个季宁微的公司,一个顾凌云的。
这些方案是需要主管她们部门的副总签名同意后,再在总部汇报会议上请总部高层决断的,所以这些方案都会先经顾凌云的手。
顾凌云给所有苏煦的通讯方式都设置了特殊提醒,几乎是在苏煦的邮件刚刚到达她的邮箱,她就接到了消息。
苏煦的方案和采购经理改好的方案同时进入顾凌云眼底,她看到差别,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采购经理毫无疑问是选了季宁微了,但是苏煦把方案发给她是什么意思……是要选择她吗?
顾凌云这段时间一直在远程掌控指导自己在京城的公司发展,又在拓展自己在明城的人脉,忙得几乎脚不沾地,然而苏煦和季宁微分开的消息,她还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以她这么多年对苏煦的了解,苏煦不会是那种你甩了我,我马上就和别人好的类型,更不会一开始拒绝和她旧情复燃,现在突然又主动找她。
那么撇去感情因素,就是纯粹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