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口味的糖能好吃吗?
反正现在还早,闲着也是闲着。
鞋贩就跟宋乔唠嗑:“这也是你做的?”
“当然,你尝尝看,很好吃的!”宋乔说着给他拿了一根,又给小甜甜递了一根。
鞋贩接过来吃了一口,清甜香脆,甜而不腻,倒吃不出冬瓜味。
一口咬下去,水嫩细润,简直不要太好吃。
他一个大人都喜欢吃,别说家里的婆娘和孩子了。
“怎么卖的?”
这时候已经有人来逛集市了,见到宋乔摊前有人,前面摆着的东西又是新鲜玩意,也凑过来瞧。
宋乔笑得更加柔和:“一斤1.2元!诶……您别这样看我呀,您去供销社买水果糖不是这个价?
供销社还要票呢,再说,我做这东西,一斤就需要8两的白糖,白糖什么价您也不是不知道!”
冬瓜自家的,成本可以忽略,糖可是7-8毛一斤。
而且她说的都是实话,一斤冬瓜要耗7、8两的糖。
小甜甜当着人面吃得可香了,小模样像是吃肉一样。
她吃完最后一口,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宋乔还要。
宋乔又递了一根给她,小丫头赶紧咬了一口。
宋开富听见价格后,默默地把快送到嘴里的糖想要放回去。
宋乔眼疾手快地拦住他,让他尝尝。
宋开富咬一口,差点流出眼泪。
这不是感动的眼泪,是金钱的眼泪。
鞋贩看着他们吃,回味着刚才的味道。
新来的小孩看着他们吃,想象着这个味道。
鞋贩要了一斤,买回去给孩子尝尝。
心头还在琢磨要是这东西被自家婆娘弄出来量产……
鞋贩似乎嗅到了商机:“丫头,这到底是用什么做的?”
宋乔笑笑不语,不管他的心思。
买她东西的都是客户!都得好好服务!
鞋贩把不准刚才宋乔说的话了,决定拿回去给婆娘研究研究。
宋乔从旁边买菜的婶子处借了一把秤,称了一斤给鞋贩。
见对面孩子渴望的眼神及旁边大人的嫌贵模样。
宋乔赶紧开口:“也可以论份卖的,一份1毛钱,有三根。”
一毛钱,相当于买两个白面馒头的钱买三根手指大小的糖,怎么算都不合算。
于是这位婶子又问宋乔的南瓜馒头怎么卖。
哪知两个馒头比冬瓜糖还要贵,给小孩子,自家孩子还不乐意。
“走了走了,路边的不干净,吃了拉肚子!”一个婶子一边吓唬自家孙儿,一边拉着他走。
第26章 毛手毛脚的李春花
“婶子,我做的时候就洗得干干净净的,你看看,这上面一点杂质都没有,不干净的东西,我也不会拿给自家人吃!”
小孩吊着婶子的胳膊,不让走,这婶子一边挑剔地看了眼摊子上的东西,一边扫了眼宋乔。
馒头上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网格布,好遮住灰尘。
小姑娘穿的是旧衣裳,好在干净整洁。
用手接过钱后,她都是用筷子给人拿的东西。
是个讲究人。
她不耐烦孩子磨,只好买了半斤糖赶紧拖着孩子走了。
日头高升,集市渐渐热闹起来。
有大石村的村民瞧见宋家父女三人在卖东西,村人一面觉得稀奇,老实巴交的宋开富居然开始带女儿做起生意。
一面又好奇卖的什么。
大家开始隔空打招呼:
“老宋,你卖的什么,不是菜呀?”
“啥?是乔丫头做的?”
“好卖吗?”
“你家丫头可真能干,老大能读书能做大生意,老二也会读书还能做小生意。”
“……”
他们说做大生意是指前段时间宋清帮村人把葵花籽卖给城里一个月饼厂的事。
为这事,卖了葵花籽的人家可感激宋清了。
宋乔心头冷哼,不屑与女主争辉。
大家打完招呼,心头实则估摸着宋家丫头会卖不出去。
这不都来了一会了,簸箕上不是还摆着一大堆吗?
都是一个村的,帮衬着点吧。
宋家隔壁的蔡婶子想着,让宋乔装两个馒头。
对这种照顾她生意的熟人,宋乔生怕自己说馒头8分一个,把人给得罪了。
想着昨天王秀芬要打她,还是这个蔡婶子给拦住的,她忙装了馒头递过去说送给她吃,并不收钱。
蔡婶子哪里好意思占人小辈的便宜,她又不是赵玲。
她匆匆甩下2毛钱便火急火燎地离开。
宋开富拿着钱想追上去,宋乔忙叫住他。
“爸,等下回去后,我们送些糖过去就成。”
宋开富这才作罢。
等蔡婶子拿着馒头离开后,咬一口,满口的奶香味。
别说,一毛钱一个的馒头就是香呀。
就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