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啧,合着是说着逗我玩儿啊~”
张桂枝&宋清&宋家老两口:“……”
他们不说话,宋乔就继续,“上半年,我一不小心又考了全校第一,学校奖励了一支钢笔,这钢笔……我送给了谁、是什么牌子的,就不用说了吧。
婶儿这支钢笔好用吧,你不得给我算个3块5块的?”
宋乔说着,在纸上写着:
钢笔:5元。
“你不是说算3块吗?”宋清忍不住又道。
她算是看明白了张桂枝过来的目的。
她的心情可激动了,可看着宋乔宰人,她心里也不得劲。
宋乔又斜了她一眼:“大姐,你是哪边的人?”
宋清撇撇嘴,看了张桂枝一眼,刚想说什么。
岂知张桂枝站起来,打断宋清的话头,对宋乔直接道:“没了吧?把东西拿出来,这些我都认,赶紧的。”
这语气比宋乔还着急呢,生怕宋家人反悔。
“其他的……没多少了,都是些小钱!我也不是那么爱计较的人……”宋乔这才扬起笑脸,起身,朝宋老头和宋老太眨眼睛。
张桂枝冷冷一笑,打断她的话,“呵,还是算一起吧,我可不想后面再被人翻出旧账。”
宋乔像是听不出她的嘲讽,想着即将到手的钱,好心情地看了眼宋清。
她的事不出意外的话就快结束了,宋清和邵玉华的事……
宋清还得加把油啊!
等宋老太从屋内拿出一块红布包裹的东西时,张桂枝从身上掏出50块钱。
她急不可耐地从宋老太手中接过红布,打开一看,还真是两人的订婚书和两人的庚帖。
张桂枝拿到东西松了一口气。
宋清跟着松了一口气。
她这才神情轻松地看着宋乔手上的纸条说:“工分?工分你就要人9块?”她转头看向张桂枝,“张阿姨,我二妹不懂事,这明显就是讹人呢!你可别上当。”
这头张桂枝拿到东西,都想耍赖再跟宋乔掰扯掰扯这钱,听见宋清的话的,直接扔下手里的50块,都不要宋乔的找补了。
急匆匆离开宋家。
那着急的背影,活像宋家有龙潭虎穴一般。
宋乔才不计较钱是不是被扔下来的呢。
她拿起钱反复看了看。
嗯,不错,这婶儿挺大方的。
不过,能顺利拿到50块钱,宋清功不可没。
宋乔很是高兴地拍了拍宋清的肩膀:“大姐,你真是厉害,三言两语的就让人爽快的掏钱了,我谢谢你啊!”
宋清:“……”
宋老太算是瞧出了点名堂。
上次乔丫头在说到邵家之后,清丫头就晕了过去……
还有这两次,张家人上门,清丫头都带讨好的……
莫不是……
宋老太沉着脸叫住宋清。
叫住后也不知道咋开口问。
万一孩子没这个想法,她提出来不是伤孩子面子嘛。
毕竟孩子都大了。
宋老太只得老话重提:“清丫头啊,你也大了,有时候要懂得避嫌啊。”
见清丫头这几天终于没穿那些个短得露大腿子的裙子,宋老太也不好继续说下去。
宋清心思玲珑,知道宋老太可能是看出什么了,见宋老太没有开口再提,便应了她的话赶紧出来。
*
接下来几天,宋乔先后去了周围几个镇子的集市。
终于把50套衣服和那天做的几十斤冬瓜糖全部卖完。
嗯~
衣服算49套,她自个穿了一条裤子。
49套衣服,刨去进价、往来车费、制作费等等成本,差不多净赚220块。
说好了和沈越一起卖的,刨除成本后,这钱她跟沈越一起平分。
沈越自知自己前期没有投入成本,在卖衣服过程中,也是宋乔出力最多。
沈越不肯收这么多,却犟不过宋乔,最终还是平分的。
沈越收了钱,只能对宋乔的学习更加上心。
在音标的教学上,沈越看在钱的份上,都能和颜悦色的教下去。
有时候宋乔都不得不佩服自己是个人才。
你说说沈越多温和的一个人啊,教着教着,有几次都忍不住重了语气。
第92章 村里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冬瓜糖是她一个人的,后面几天又陆续做了几十斤,一共卖了接近125块。
也算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说起来,镇里的集市更大些,来往的人也更多些。
宋乔的东西却不如在大石村的集市好卖。
位置不好找不说,还要被人“打劫”收摊位费。
可见后来人说的:处在80年代的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这话是掺了水分的。
先不说现在敢出来做生意的都是胆子大的。
就说搭进去的本钱,是几个人能出得起的?
也就是宋乔仗着商城有底气,不然还真不敢这么霍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