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子叔被火烤得满头大汗,却不敢停下脚步,楼上楼下提来凉水,生怕火势蔓延到姒云所在的另一边。
——姒云跪坐在吟风阁堂下,不时抬头看看被火光照亮的凤纹浮雕,而后拿起一粒金珠,沾上浆糊,放到光洁平整的地上。
堂下的温度越来越高,火势已有些失控。
姒云的颊边渗出细细密密的汗,划过面颊,连珠成线,她若无所觉,依旧专心致志盯着眼前的“工艺品”。
“咳咳咳——”
直到四合而来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嬴子叔被火势呛得眼泪直流,忍不住转过身来,看清堂下不知何时落成的凤凰图案,瞳仁重重一颤:“这是?!”
姒云正巧放完最后一枚金珠,闻言站起身,后退数步,垂目看向堂下。
“壬戌年秋分,朱雀火落西宫,”她转向嬴子叔,眼里噙着无边风月,慢悠悠道,“大吉之兆。”
“走火啦!”
“快来人呐,走火啦!”
嘈乱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嬴子叔神色微变,抬头看了一眼窗外,沉声道:“夫人,走!”
第47章 周王回宫
“快来人呐!吟风阁走火啦!”
姒云和嬴子叔刚刚藏身葳蕤如盖的梧桐木,浮尘惊起溶溶月色,各宫各院来不及梳妆打扮,不一时便汇聚吟风阁前。
素来寥落又清冷的西宫偏院一时间前熙来攘往,人头攒动。吟风阁已多年不见今时之景。
好在有赢子叔控制火势,火师又到的及时,窗里虽见浓烟滚滚,火势不曾肆虐。
“咳咳咳!”
“……此处风大,小心!”
梧桐树上,姒云轻出一口气,正要问嬴子叔可有法子让召子季将众人引去正堂,余光里倏地映入两道错后的身影。
举目一看,秋月将两人的脸照得分明,月影昏晦的宫道尽头,太姜和井嬷嬷正碎步而来。
似乎是事发太过突然,太姜动身匆忙,发丝湿漉仍在滴水,身上披了件中衣,两靥涨出剧烈运动后的绯红。井嬷嬷紧随其后,手里抱着外衣,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太姜,小心脚下!”
“方才让谁领的人?”太姜依旧步履如飞,沉声道,“褒夫人在何处?”
井嬷嬷的步子猛地一顿,抬眼看清窗里的滚滚浓烟,脸色霎时惨白。
意识到什么,她一边搜寻晋国夫人所在,一边压低声音道:“太姜,方才没有注意,但那侍婢瞧着有些脸生。若非我们这边的人,但又能随意出入祠堂和莲池,莫不是……”
太姜沉下脸色,目光倏地一凛。
满院月华如水,庄严却斑驳的吟风阁前,闻风而来的宫人大多手提灯笼,三三两两站在一处,或交头接耳,或眉头紧锁,大多惊骇且茫然。
人群后方不远处,一袭白袍的晋夫人仿若与众人格格不入,不仅站得远,而且一改往日聒噪模样,紧攥着帕子,暗沉的眸子一动不动盯着吟风阁二楼,浓烟飘出之地。
见惯后宫风雨,加之知晋夫人颇深,见到此情此景,太姜如何能不明白今夜事情的前因后果?
昔日为“尊位”两字所累,而今好不容易堪破,又见晋夫人落得今日地步依旧执迷不悟,不知是为自己还是为褒夫人,太姜忽地怒从心起。
“太姜?”
“啪!”
见太姜阔步而来,晋夫人下意识垂下目光,正要屈膝行礼,一道劲风掠过颊边,还没回神,左边脸颊已传来火辣辣的疼。
晋夫人眸光一滞,似实在不敢相信眼前发生之事,两眼瞪得浑圆,一寸寸、一寸寸抬起头,颤抖的左手轻碰向瞬间肿起的面颊,看向太姜的目光里满是茫然。
昔日假装有孕都不曾被问责,今日又是为何?
读出她的疑惑,太姜眼里浮出倦怠,垂睨她许久,冷冷吐出四字:“好自为之!”
廊下众人早为这不明因由的一出炸开了锅,一时幸灾乐祸者有之,惶惶不安者有之,各色视线各自交错,又不停扫过太姜和晋夫人。
“这是?!”
“哐嘡!”
直到门里传出此起彼伏的倒吸凉气声,众人陡然回神,又齐刷刷看向黑黝黝的里间。
突然想起什么,太姜神色微变,冷冷扫了一眼面如死灰的晋夫人,大步往吟风阁而去。
众人早按捺不住,争先恐后一拥而上。
“太姜?”
“属下见过太姜!”
吟风阁正堂,几名火师正瞪着地上的物事大眼瞪小眼,余光里瞥见太姜一行入内,忙不迭地整肃易容,敛袂作揖。
太姜绕过几人,径直走进浮光掠影的堂下,看清地下之物,目光一滞。
“太姜,小的们方才还议论,虽说天干物燥,可吟风阁素来潮冷,何以突然起火。现下看来,莫不是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