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一段有名无实的婚姻,但是二嫁还是不好找,只能给人当后妈。
前头那几个孩子又不好相处,姚三姨性子原本就不好,这么一折腾之后,如今性子越发的尖利起来。
姚大姨这个人,性子柔和,包容性还强,又觉得自己是大姐,就该多让让底下的弟弟妹妹们。
所以,哪怕姚三姨不好相处,姚大姨也愿意跟对方往来,时不时的还会帮衬一下对方的生活。
只不过,虞宁觉得,姚三姨非但不感激,可能心里还有些不得劲儿,觉得自己输给了大姐,还得大姐接济生活,心头不爽呢。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姚春花也不太确定,她犹豫了一下:“不能吧,你大姨性子好,不计较。”
但是一想三妹那个性格……
姚春花又摇了摇头:“算了,不管她们,自己闹腾去吧,就是日子太好过闹的,以前日子苦,吃不饱肚子的时候,个个都想着怎么样把肚子填饱,哪里有这么多事儿?”
姚春花念念叨叨的去收拾着准备睡觉了,虞宁也没多说,也转过身回了屋。
姚春花是等着虞平和虞冲他们回来之后,才去睡的觉。
第二天,下雨。
天气不好,地里没办法上工,一家人都没出门。
姚春花带着宋淑香在纳鞋底子,虞宁在一边看热闹。
男人们由虞清树带着,把家里的这些板凳啊,桌子什么的,敲敲打打,修一修。
这雨一下三天,三天之后,天气放晴。
地里如今还泥泞着没办法干活,所以不上工,大家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雨后的山上路并不好走,很多人惦记着雨后林间的蘑菇,也只能暂时按捺下来,等着天再好一点去。
姚春花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看着下午地里干的差不多了,就带着宋淑香去了。
虞惠年纪小,分不清蘑菇种类,所以没敢跟着,不过她可以带着弟弟去挖野菜。
虞宁被树枝一划,身上就都是伤,所以姚春花没让她跟着去。
她没办法,最后只能找虞桃唠嗑去了。
他们这边最大的湖就是仙女湖,附近的村子有以它为名的,可见湖还是大的,但是也只大在他们自己村子里。
往其他村子分流出来的,都是小河流。
平时洗洗衣服,涮洗一点别的东西还好。
但是想捞鱼什么的,可能不太现实,甚至他们这边的河流,因为流动性强,几乎没什么鱼,就算是有,就是小泥鳅,不足手指头长的。
虞宁没想过去捞河鲜,没几口肉,处理不好一股子泥土腥味儿。
所以,就算是雨水上涨,如今河里可能有上流下来的鱼,她也没去折腾。
傍晚的时候,池远过来了。
其实他昨天就想来了,但是一直下雨,他顶着雨没关系,但是池明年纪小,淋了雨再感冒就不好了。
所以,看着天晴了,一下班,他马上就骑着车子过来。
池远过来的时候,虞宁刚从老宅那边回来。
口袋里装着瓜子,炒好的花生,还有两块糖,手里还拿着一把炉果,另上一只手的搪瓷杯里装着红糖水。
虞宁一路走一路吃,到了家院门口这才看到池远的车了,然后眼睛就亮了。
“远哥!”虞宁进了院就高高喊了一声。
池远正在跟虞清树说话,听到对象的声音,马上起身,拍了拍裤子,同样高声应道:“哎,宁宁,我在。”
这一声,因为音量太高,差点没把旁边的虞清树耳朵给震聋了,他不满的看了一眼池远,发现人家根本没看他,盯着他小闺女看呢,脸更黑了。
但是,谁让他们已经处对象了呢?
想到这一点,虞清树无奈一叹,懒得多看,转身从家里进了后院。
池明已经被虞惠他们带着去玩了,天色暗下来之后,虞惠他们就回来了,他们跟池远也熟悉了,所以几个人去后院和泥巴去了。
晚上会不会挨打这个问题,谁知道呢?
晚上再看吧。
院子里就剩下虞宁和池远,虞宁走过去之后,两个人在之前池远跟虞清树的位置上坐好,虞宁顺手把炉果给了池远:“你快吃,今天新买的。”
炉果是虞奶奶去虞大姑家里带回来的,虞奶奶早上去的,吃过午饭就回来,带了不少的点心,虞宁过去,就给她装了不少。
虞大姑家里小儿媳妇坐月子,虞奶奶之前去过一趟,今天这边攒了些鸡蛋,又给送了过去。
当然,这次不是白送,虞大姑按着正常的价格给钱的。
虞奶奶不要钱,虞大姑没办法,把家里翻箱倒柜了一番,吃的用的能装上的,都带上了。
池远倒是没拒绝,只不过手刚抬起来,就想到了被对象投喂的幸福感,然后老实人池远也变坏了,他把手收了回去,抿了抿唇,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宁宁,我手脏,就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