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翾安静地听着钟星妍描述着她的世界,一幅美好自由,神秘魔幻的画卷就在林若翾面前徐徐展开。
“那你会回去吗?”听了钟星妍讲述的世界,林若翾都有一种想要去看一看的冲动
林若翾现在非常害怕一件事情,那就是钟星妍只是在这里寻些乐子来玩,等在这里待腻了,就会头也不回的离开,将她一人扔在这里。
“娘娘,我也不知道,这件事不是我可以控制的。不过我向你保证,我是绝对不会主动离开的。”
钟星妍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能不能回去。
这件事情就像一句名言所说:“明天和意外,你永远都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娘娘,不要因为这件事情提心吊胆,相信我,好吗?”
“我才不会提心吊胆,你若是敢离开,我便养她十个八个的美妾,再也不要记得你了。”
林若翾相信钟星妍对她的好不是装出来的,若真是如此,她也认了。
“好啊,娘娘,我还在这里,你就开始想美妾了,是我不能满足你了吗?”
林若翾一阵无语,无论什么话,从钟星妍口中出来都会变了一种意思。
“既然妍儿如此自信,口说无凭,手底下见真章吧。”
看吧,连她都被钟星妍给教坏了。
“等等,娘娘,咱们刚才不是在活跃气氛吗?”钟星妍紧紧护住半褪的衣裙。
她觉得林若翾是想开玩笑驱散一下伤感的气氛,所以才附和着跟了一句,没想到林若翾如此不讲武德。
“不错。但是妍儿,我今天再教你一个成语,叫做祸从口出。”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床帘拉下,传来阵阵靡靡之音。
不过因为今天晚上还有晚宴的缘故,还是让钟星妍逃过一劫,免了通宵达旦的“乐趣”。
第121章 盛国边关
御书房。
“皇上,你说封子胥这是想做什么?”
春节刚过去一周,边关的探子就传来消息,镇守在边关的盛国军队退兵了。
边关,一直都是易守难攻之处,盛国将边军撤出,岂不是将边关拱手相让?
但林若翾知道,封子胥可不是一个无能的皇帝,上次若不是她借助了重生的便利,是不可能打了这么大的一个胜仗。
封子胥这么做,一定又是在密谋着些什么东西。
“封子胥这次打了这么大的败仗,可以说是失去了当天下共主的机会,他又是一个阴私毒辣,不达自己目的决不罢休的人,估计是在研究些伤天害理的东西,妄图翻身。”
不得不说你的敌人是最懂你的人,褚秋双将封子胥的心理猜了个透。
要说为什么褚秋双没有将盛国打退后就向盛国出兵。
那是因为盛国只是吃了一个败仗,虽然现在兰国军力已经比盛国强势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兰国想啃下这块硬骨头还很难。
而且褚秋双不想将封子胥逼得太紧,就是怕封子胥想要鱼死网破,结果她最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褚秋双紧皱着眉头,现在出兵盛国同样也不是个好主意。
一是刚过了年关,士兵们正是刚结束了松懈的时候。
二是现在的天气严寒,出兵需要的物资和时间成本都要大大增加。
褚秋双最终拍板决定,先派遣一支先行军去探探情况。
“踏踏踏。”八百里急报被马儿携带着,一个又一个驿站的接替,最终传到了镇守在边关的钟盛手里。
钟盛摸着胡须看着手中的急报,不住地点头,褚秋双和他是一样的想法。
军帐的帘门被掀开,一个身披银甲的高挑女子走了进来。
“义父。”
“钰儿,你来了。”
钟盛满眼慈祥地看着慕容钰,自从慕容钰参军之后,虽有书信来往,但钟盛也鲜少见过慕容钰的面,直到最近半年才见的多了些。
他也一直以慕容钰为骄傲,慕容钰可是一点都没有借助他的身份,完全是凭靠着她自己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大将军。
“义父你在看些什么?”慕容钰好奇地看着钟盛手上的信件,她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军中最高级别的信件。
“这些日子盛国的异常举动你应当也知道,皇上想要派遣先行军去勘探一下情况。”
“那我可以去吗?”慕容钰立刻自告奋勇。
自从上次和小妍儿在梦中相见之后,她就游遍了兰国和海昌国,将所有记录的美景都对着星星讲述了一遍,直到最近盛国发难,她又重回军中,前来镇守边关。
这盛国她倒是没去过,也不失一个既可以报效国家,又可以游景的机会。
“当然可以。”
这次先行军是钟盛亲自带队,安全性有保障。
“太好了,谢谢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