潋疏影(110)

作者:松梢月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申武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行越军是裴家的,怎么可能听命于他人。”

行越军的威名无人不知,若不是有他们,裴瞬哪有机会登上摄政王之位。

“你错了,行越军是裴家和摄政王的母亲长公主的。”皇帝有足够的耐心同他说清利弊:“你早把姜家的事吐露的一清二楚,群臣可都知道了,再想隐瞒绝无可能,你何必再死守?况且你就甘心此事过后,背着残害忠臣的骂名被直接被处死?李申武,朕记得你年岁不大,难道你不想重新来过,再建一番事业?”

李申武暗淡的目光终于有了些光彩,他自然是不甘心的,可是他如何对得起先帝,但转念再想,正如皇帝所说,真相早已经为人所知了,他早已经背叛了先帝,现下已经为时已晚了。

皇帝知道他有所松动,心中暗暗嘲讽,面上不动声色,趁势追击再一次向他允诺:“只要你按朕说的去做,朕自然会保住你,而且会为你改头换面,让你衬得上行越军首领的位置。”

所谓的忠诚,前提是没有更优的选择,现在给了他再来一次的机会,不信他会不为之所动。

李申武是个俗人,有些不确定的询问:“我需要做什么?”

皇帝弯唇笑起来,招手示意梁进,梁进立即自袖中掏出信笺来,展开送到他眼前。

信笺上整整齐齐三行小篆:姜之洹违抗皇命,意图施救染疫刁民,恐危及京城,其与其族杀无赦。

李申武瞠目结舌,“这是先帝的字,但先帝从不曾写过……”

“不,这是先帝交于你的。”皇帝出言打断他,“你依着这封密信行事,当初事情解决后,你为了保住性命,留着这封密信回了遥州,这封信就在你在遥州住处。”

姜家一事只有李申武一人证言,必定难以服众,他需要更加明确的证据。

李申武惊愕不已,后知后觉一切早已经安排好了,只差他这一环。

皇帝不给他机会多想,只叮嘱道:“一会儿刑部的人进来,该如何说,你应当知道的。”

话罢,不容他反应,皇帝重新拿过适才丢弃的细刀,顺着他的左额边缘划到耳下的位置,又在伤痕处穿进刀刃,割下面颊上薄薄的一层皮肉,丢到桌面上。

李申武一时反应不及,发出凄厉的惨叫声,下意识地想要伸手去捂,却发现手被缚住,根本动弹不得。

皇帝冷冷道别担心,“你死不了的,总要做做样子。”

第60章

刑部侍郎有了李申武的供词,亲自前往遥州,果然在其家中找到先帝亲书。三日后,由刑部尚书上朝奏疏,将供词与证物俱当场呈上。

群臣哗然,此事关乎先帝身后名,若为姜之洹洗清冤屈,便是指证先帝残害忠良,众人因此争端不下。

“仅有李申武证言和一封书信,如何能理清来龙去脉,若就此为姜之洹正名,先帝威名、帝王家名声何在?”

“书信中写的明明白白,姜大人如何获罪难道还不够明了?斯人已逝,怎可为虚名再让他背着坑害百姓的骂名?”

“虚名?先帝威严怎么能称为虚名?况且先帝所做是为京城数以万计的百姓考虑,难道要为几个染病的流民,对满城百姓置之不理?”

“咱们此时要论的可不是该不该杀流民,而是先帝构陷姜大人,并趁机除掉他一事。”

“够了。”皇帝气涌如山,拍案痛斥:“此事在朝前朕就已经知晓,特意让尚书大人在此提出来,只为了让诸位认清事实,从未想过你们还会有所争议,既有冤屈,首要的便是洗清冤屈,什么先帝威名,什么帝王家名声,难道能为着这些不顾旁人冤屈?”

他长长叹息,颇为失望,“朕刚登基不久,从前又久在平州,对诸位不算了解,但因为有你们在,我朝稳固数载,朕只当你们皆是贤能之辈,且不说叫你们舍己为人,没承想你们连为同僚喊一声冤的胆量都没有,倘若……倘若你们是姜大人,落得如今境地,不知你们又该作何感想?诸位思虑过多,倒失了本心。”

他的话臊的众人脸红,纷纷低下头不敢言语,唯有裴瞬饶有兴趣地望向案上书信,拱手问道:“皇上,不知臣能不能看看那封信?”

他对这封书信的真假存疑,李申武当初交代的所有实情,若真有这封信,早该拿出来。

皇帝道好,命人拿下去,他有信心无人能看出上头的字迹并非先帝所写,因为幼时他母亲受宠,先帝对他也是极为慈爱,他初学写字时,是先帝握着他的手,一笔一划教出来的,没人比他更会模仿先帝的字。

裴瞬仔仔细细端详过,并未发现丁点儿问题,虽不知皇帝在哪弄来的,但这封信绝非物证,他早已应下姜涟要为姜家洗清冤屈,此物对他倒是有利,只是皇帝这般谋划,到底是为了自己的老师,还是为了姜涟?

上一篇:山河一道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