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妹,听了你的话,我也明白你心里的想法,你是害怕黔首们重新陷入战乱。”
扶苏解释道:“但是秦国的领土太过辽阔,边疆甚广,六国余孽蠢蠢欲动,若不分封,只会乱得更快。唯有分封。”
嬴舜华冷冷道:“那阿兄应该赞成的是王绾丞相的建议,只在燕、齐、楚等边疆之地进行分封。历经两三代,中央稳定后,就可以除掉封王收拢皇权。”
“嬴舜华!”扶苏冷声呵斥,“你怎么能说出如此歹毒的话。”
嬴舜华表情一变,嘴巴一瘪,立马掉金豆豆,“那阿兄就该把阿父气得饭都不吃了。”
扶苏终究是被烈酒熏了头,那点理智不足以看出嬴舜华的不对劲,看到她哭,立马手忙脚乱地去安慰。
“我不管,阿父都不见我了。”嬴舜华越哭越伤心。
老祖宗居然因为生气不见她,这如何能不让宝宝伤心。
扶苏心生愧疚,只得好言相劝,说以后尽量不惹父亲生气。
一个充满危机的话题,就这么被嬴舜华借着年纪的便利和眼泪蒙混了过去。
扶苏安慰了好久,最后“阿父不理我,我就不原谅阿兄”的妹妹还是气呼呼地走了。
离开长公子府,上了马车,嬴舜华眼泪瞬间收起,面无表情地看着还剩下半坛的酒,吩咐外面赶马车的仆从,“去高阿兄的府上。”
接下来,嬴舜华接连拜访了所有成年建府的兄长。
话题也只有一个。
“阿父因为分封制和郡县制气得都不见我了,扶苏阿兄还气我。阿兄你觉得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好?”
作为始皇的儿子,他们当然更想秦国实行分封制,甚至有几位公子还见嬴舜华年纪小,想趁机哄骗受宠的嬴舜华去和始皇吹耳边风。】
嬴舜华关于反对分封制那些话太过尖锐,看得无数文人皱眉,但细细想来,却又觉得无比有道理。
那些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实行郡县制”是始皇一大功绩的人,开始从嬴舜华说的角度去思考。
这么一想……还挺有道理。
但更多的人,看到的却是嬴舜华这个人。
一个又有能力、有想法……恐怕现在还得加上有野心的公主。
光耀大帝!
小小年纪就能说出“中央稳定后,就可以除掉封王收拢皇权”这种话,难怪能成为与始皇并肩的帝王……
投机者和想要封神的人都将目光放到了这位公主身上。
至于章台宫……
仙幕中哄骗过嬴舜华吹耳边风的哥哥们,只觉得脊背发凉。
这和胡亥可不是一个级别啊!
嬴舜华冷冷地看去,咧嘴无声笑,立马吓得哥哥们噤若寒蝉。
嬴政冷冷地瞥了一眼,十分嫌弃。
这段时间嬴政没少安排他们做事,这也让他更加清楚地明白,这些儿子比他想得还要酒囊饭袋。
好在现在有了舜华……
嬴政盘着女儿的脑袋,虽未决断,但从仙幕中看到的内容就足以让他稍稍偏心。
--------------------
嬴舜华:哦嚯嚯,我现在也是有爹疼的娃了。就是……能别盘我头吗?我不想当秃头帝!
感谢在2024-01-21 12:02:45~2024-01-22 18:31:2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流年 2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章 爹做始皇,娃做神农
【嬴舜华被她那些兄弟气得不轻,每见完一个人回到马车上就要骂骂咧咧一通。
也不知道她小小年纪哪学的那么多不带脏的骂人词汇。
赶着宵禁前回到咸阳宫,嬴舜华越想越气,忍不住再次破口大骂,尤其针对扶苏,“……他就是个没脑子的傻子、蠢货、白痴。”
“淳于越那老匹夫只是拿着他爹工资的教书先生,他还真把人当爹了。他吃喝拉撒花的都是咱政哥的钱,不是淳于越那老匹夫的。”
“他也不想想,淳于越为的只是他的儒家,他扶苏只是一个儒家掌握大秦的工具人而已。”
朱鹤小心地打量四周,确保没人偷听,赶紧道:“公主,莫要气得胡言乱语。”
“我哪里胡言乱语了?他继续独宠儒家,让儒家壮大,那些只知道蝇营狗苟的儒家人,第一个就能用仁义撕碎他。”
儒家对华夏的功绩毋庸置疑,但他们那些教条对华夏人的迫害同样不少。
在见识过百家争鸣的灿烂后,嬴舜华很不想见到“独尊儒术”的局面。
想想后世两千年华夏那些因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死的人。
想想大秦二世而亡后,政哥背负的那些不属于他的骂名。
想想胡亥那屠尽满门的狠辣,她和胡亥之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