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天幕剧透后秦始皇手握封神榜(126)

作者:云前雪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所以,仙幕这是在说舜华公主是对的,他们得听话。

只有按照舜华公主的要求去做,才能成功封神。

难道,舜华公主真就是天生帝王,哪怕没有经历过仙幕中的一切,如今也还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娃,还是能做出和光耀帝一样的决策。

天生帝王的舜华公主满意点头。

仙幕真给力,居然一来就讲统一天下学说一事。

光耀帝会如何统一天下学说,其实嬴舜华早有猜测。所以才会将其作为谋划中的一部分。

等这次仙幕结束,她就可以稍稍退让一点,让诸子百家觉得占了便宜。

而诸子百家在看过仙幕内容后,也不敢太过分,毕竟那是封神的标准答案。

嬴舜华越想越美,偷偷往老父亲身边靠了靠,借老父亲长长的袖子遮住她那压都压不下去的嘴角。

老父亲始皇叹息,把胳膊搭在椅子扶手上,方便闺女用袖子遮脸。

小闺女和仙幕中的光耀帝之间终究还是有差距的。至少喜怒不形于色这一点,她就还有得练。

第55章 女帝操作,阿父满意

【“当然,想要统一天下学说,即便是光耀帝也会遭到天下人的阻拦。就好比儒家,他们当年能和始皇刚,如今又怎么可能乖乖屈服于光耀帝。”

皎月放出回溯石,其中汇聚着儒家对光耀帝统一学说的不满,对给儒家制定的框架的不满,甚至拿出光耀帝女子为帝的身份说事。

无数的画面汇聚在一起,儒家直接变成了喷子,仿佛要用口水把光耀帝淹没。

“只能说,不愧是能教出扶苏公子这种刚人的学派,刚得一脉相承,对着谁都不腿软。”皎月很没形象的给儒家竖了个大拇指。】

儒家,“……”

仙幕什么意思,难道他们儒家说的不对吗?

好好听听仙幕中的儒生说的那些话,哪一句不是至理名言。

还说他们儒家刚得一脉相承,舜华公主和仙幕中的光耀帝还不是脾气硬得一脉相承,一点退让都不给。

若真按照舜华公主的要求改,他们儒家还不被改得面目全非。

“这儒家确实很刚啊,连光耀帝都敢骂。”很多黔首都不明白儒家的追求,他们只知道,儒家真牛,连光耀帝这种狠人都敢骂。

在普通黔首眼中,帝王就是高高在上的天。

而被他们“看着”一点点统一天下登基为帝的光耀帝,更是包藏着风雨雷电的天,一个不好,她就能放雷电劈死惹她不快的人。

【“当然,光耀帝也不是个软柿子,她既然想要统一天下思想,那肯定是早有计划,不可能让任何学派成为她的阻碍。”

“光耀帝是一个非常有目标的人,只要她制定了目标,就一定要达成,谁都不能阻碍她。当年夺嫡一样,如今统一百家学说也一样。”

随着皎月的叙述,回溯石中的画面已经结束儒家的反对之言,到了光耀帝的主场。

大殿之上,光耀帝慵懒的倚靠在龙椅上,看着下面笔直站着的儒生们,叹息道:“其实朕是很喜欢儒家之言的,它教了朕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下方的儒生闻言,脸色总算没那么难看了,不过也没接帝王的话,态度依旧强硬。

嬴舜华拿过御案上的《论语》,随手翻开。

“‘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知道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得死。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随便轻信他人,做人要有防备心。”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来到了这里,那么就安葬在这里。朕之所以能夺得天下,就是按照圣人言做的。朕一看到刘邦,就先把他安葬了,一点没给他和项羽联手的机会。”

下方的儒家瞪大眼睛望着光耀帝,难以置信的表情里写满了“你就是这么读《论语》的”。】

没怎么读过书,但仙幕中确实被安葬的刘季,“这圣人写得好啊,还可以当兵书。”

他旁边一起看仙幕的韩成,“……”

《论语》是这样理解的吗?他读书少,别骗他。

经过光耀帝那么一解释

,没读过书的黔首们,也都和刘季一样,深深觉得——圣人说得真有道理。

“把道理总结得浅显易懂,却都很实用,难怪能成为圣人。”

一直读圣人言的儒家们,“……”

他们发誓,孔老夫子绝对不是这个意思。

儒家的一个个都死死盯着嬴舜华所在的方向,如果不是始皇在,恐怕都要冲上去和她理论一番,好好教教她何为圣人言了。

嬴舜华努力用老父亲的大袖子遮住自己无辜又弱小的身体。

【光耀帝并不是一篇一篇地说,她很随意的挑选着《论语》中的一些名句。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父母在我手里,你跑不了的,就算你跑了,我也有办法把你抓回来。难怪你们儒家那么推崇孝道,原来是提前做准备。孔夫子是个懂得居安思危的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