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映同尘(74)

作者:黑色墨尘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谢令月也没有装糊涂,方才在督主府门口那么多人,早有消息传到各方耳目中。

“太子殿下与几位殿下赶早出发,想来还不曾得到消息;本来夫君是要与我一同送行家人的,怎奈蜀王府来人相请,说是蜀王殿下在王府遇刺;我夫君掌管锦衣卫与禁军,自当重视此事。”

谢令月神色清正继续道:“兹事体大,今日是王爷在王府遇刺,若是不查清与加以震慑,谁知下一次还会发生何等更骇人听闻之事···夫君职责所在,自当舍私情而顾大局。”

几人互相看看,先是果然如此的表情,之后都是意外之色;看来京都的传言有误,瑾安郡主分明是言辞犀利之人。

几句话就把人们的疑心尽去,还不着痕迹捧了陆寒尘那阉佞一把;今日听闻此言的人,只会赞一句九千岁果然公私分明。

便是他们一开始存了挑拨之意,也被这人四两拨千斤给堵住了嘴,还如何继续往下说。

再说的多了,传到父皇耳朵里,倒是他们不会做人,还不如陆寒尘一个阉人。

不过几句话的功夫,魏国公府的车队便到了,听闻消息赶来送行的百姓发出惊叹。

因为是回乡,除了在国公府留了十来个看守宅子的仆从,其余人尽皆跟着回淮州;谢楝这一辈兄弟三人,子侄这一辈十四人,孙辈也有六个。

除了大房与二房各有一个女儿早嫁入京都世交之家,如今还有一个谢令月嫁给九千岁,算是姐妹三个留在京都,其余谢家的主子们都要回乡,家里的几百仆从与护卫自然也要跟随。

人就有这么多,更何况行李辎重。

长长的车队看不到尾,无怪两旁的百姓惊叹;却无一人非议,大宣的百姓都记得老魏国公、后来的中山王谢达昌对大宣的功勋;若没有太·祖皇帝与魏国公,还不知他们多久才能过上如今的安稳日子。

也因为人们认可谢家的功勋,便觉得谢家如此阵仗不为过,这可都是谢家两代人用性命拼杀出来的。

眨眼之间,为首的马车便到了眼前,谢楝与夫人谢崔氏相偕下了马车,还有赶过来的谢栋与二爷谢林,当先对太子行礼叩谢圣恩;太子与三位王爷亦表现的亲和,依依不舍表达对魏国公与镇北将军告老还乡的惋惜。

太子甚至代表帝王言道,陛下与朝堂都极为不舍魏国公与镇北将军,怎奈国公坚持还乡,陛下只得忍痛应允;谢家最是忠心大宣,只望魏国公府诸人回乡之后也莫忘君恩,若是朝廷有召,还要为国尽忠。

谢家诸人连连谢恩。

真真是感人肺腑的离别场面,两旁的百姓还有落泪挽留的,他们还真以为是魏国公府诸人坚持告老还乡;甚至还有人大声呼喊,请求镇北将军继续为国效力,北疆的安稳离不开镇北将军···

谢令月便看到太子面上微微僵硬,几位王爷的面上也不自然。

不想再给皇室添堵,他上前转移话题,与父母长辈解释了几句陆寒尘不能来的原因,不着痕迹引着父母往城外的方向走。

再跟着太子几人演戏下去,还不知周围的百姓会如何臆想,喊出更多惹人生疑的话来,谢家人还不知能不能顺利回乡。

接收到自家侄子的眼神,谢栋几步离开太子几人身边,对着两旁的百姓拱手喊话。

是他常年征战,早已落下一身病骨,实在不能继续为陛下效忠;但请大家宽心,陛下最是挂念北疆安稳,已选定了更勇猛善战的将军,北疆更会安稳无忧····

谢令宜也识时务,当先高呼陛下圣明,谢家诸人也跟着呼喊,就连护卫与仆从也未曾落下;引得周围的百姓也跟着呼喊,转而议论起当今朝堂的清明。

唯有太子注意到了谢令月给谢栋传递的眼神,心里暗赞一声,难怪那日在御花园这人能提点他,果然心机敏锐。

更羡慕的是谢家人之间的默契,仅仅是一个眼神,谢栋这个人们印象中的直白将军就能明白侄女的意思,还不曾因为她女子的身份轻视。

此时太子忍不住神游,若是他的母族与妻族有谢家人这般的默契,他的储君之位也不会岌岌可危。

眼见情势已被谢栋扭转,太子几人也表达过帝王的圣恩,便与谢楝告辞;他们不好耽误亲人之间的离别叮咛,且京中还发生了王府遇刺这般的大事,就先行回城。

送走几尊大佛,也到了城门口,谢家的长辈与小辈们都聚在一处,殷殷叮嘱谢令月三个姐妹;谢令月未曾多言,倒是他的庶姐与堂姐不停落泪,哀伤母族不在京都。

谢栋轻叱:“哭甚么,便是亲族不在京都,你们的妹妹阿月可还是陛下亲封的郡主,你们的夫家有几个脑袋敢为难你们。”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