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将至,西境之战才真正结束;得益于卫昭给设计制造出来的领先当下的武器,还有雍朝将士不畏艰险的浴血奋战,更有龙甲卫无孔不入的得占先机···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被雍朝占据,原本属于沙俄帝国的整个瀚海地区彻底成了雍朝版图的一部分。
大战即将结束时,沙俄帝国第三次派来的使臣彻底没了嚣张气焰,姿态诚恳请求与雍帝陛下签订停战条约。
而谢令月最初的目的早已达成,得到瀚海地区便能解决雍朝整个西境的水源问题;虽则他有当世最先进的军备,然漠北地区的人口经过历年来的天灾人祸下降不少;更不提雍朝初立,更迫切的问题是稳定民生,战线实在不能再拉长。
且沙俄帝国也好战,若真逼的太紧,反倒容易刺激其战意背水一战,此时的雍朝还经不起连年征伐;大宣之前的王朝便是教训,漠北人疯狂扩张版图,既劳民伤财,又没有相对应的国策稳定民心,更没做到真正的民族融合···
种种原因导致王朝存在不到百年,便被大宣取而代之,漠北人又被赶回漠北这片荒僻之地,生存更为艰难。
如此深刻的教训,谢令月当然记在心间警醒,也就痛快应下两国的和谈;然他还记得当初宣告的半年后为陆寒尘举办封后大典,帝王之诺必然践行;早在一个多月前便传旨回雍都,兵马大元帅谢栋前往北境镇守,调定北大将军谢九护送丞相陈阶前来西境。
陈阶负责和谈之事再放心不过,这人就不会被人占了便宜去;谢九也能统帅调度这边的将士,还能给这夫夫二人创造更多的相处时机···谢令月深觉自己就是一个细心又周到的君王。
而他,自然是携手心爱之人,与龙甲卫一同返回雍都。
崔砚也早早传来消息,礼部早已准备好了封后大典,都是他这个礼部尚书亲自主持操办的,可谓是万事俱备,只等帝王携皇后返京,为雍朝缔造又一盛典。
第214章
不到月余时间,谢令月一行人便回了雍都,文武百官俱都出城接驾,就连雍都百姓也得知消息,大都跟着涌到了城外。
这些日子,雍朝的文武百官可谓是置身水火,心情起起落落,吃不好睡不稳;先是得知陛下根本不曾去西境战场,而是悄无声息去了大宣,还只带了一千龙甲卫···那可是大宣,陛下万金之躯就那么去了,文武百官谁不担心。
提心吊胆过了些日子,终于得知陛下安然返回大宣,还接到了未来的皇后,只是这位皇后令人···一言难尽;雍朝文武百官又开始着急上火,怎的大宣使团来进行榷商和谈时,他们就没察觉陛下与九千岁陆寒尘的眉眼官司,合着陛下一直说的心爱之人是这位啊。
是谁不好,非得是这位大宣名扬天下的九千岁!
他们很想劝谏陛下,陆寒尘实在当不得雍朝的皇后,还是开国之君的皇后···且不说史书工笔会如何记载他们英明神武的陛下,便是他们这些朝臣与雍朝百姓也难以接受啊;不管陆寒尘如今有爵位在身,容貌也是绝世之姿,可也抹不掉他···是个阉宦来着,实在配不上陛下如此深情呀。
然而,文武百官憋了好些天想着待陛下回来如何劝谏,求陛下换个皇后人选;若是陛下实在喜欢那陆寒尘···他们也可以退一步,养在后宫便是了,陛下还可再挑选些隽美男子陪在身边嘛。
却得知陛下带着陆寒尘直接转去西境战场···文武百官只觉得满肚子劝谏之言说不出,还要更忧心陛下的安危;那可是与沙俄帝国作战,他们陛下又一向喜欢身先士卒···战场上刀剑无眼,若是有个好歹,雍朝该如何···
于是,文武百官只能天天求见太上皇,总领朝政的丞相大人也是他们日日求见的对象;嘴皮子快磨破了,太上皇只说他管不了这个儿子,儿孙自有儿孙福···丞相大人陈阶更是双手一摊,道陛下的主意向来无人能更改,且这还是陛下的私情,如何劝谏?
诸位大人有这胡乱操心的功夫,不如好好处理差事···
紧跟着,陛下在大宣为陆寒尘撑腰,还有承诺出的千匹上品战马等消息陆续传回雍都···文武百官更是憋闷;而雍都百姓却不是朝臣们这般想法,听闻那荣嘉郡王陆寒尘乃是绝世姿容,便觉只有此等容貌才值得他们陛下如此;有羡慕陆寒尘的,更多的则是惊叹他们陛下才是世间最难得深情人。
为了接回心上人,以帝王之身犯险,何等情深意重。
至于朝臣们担忧的百姓会质疑帝王昏庸,竟为了一己私情涉险···根本不曾有,雍朝百姓对他们的陛下有种迷之崇拜,这世间就没有能难得住他们陛下之事,三年便让漠北人过上了安稳日子便是证明。